先秦时代|周公东征:镇压“三监之乱”,声势达于江南

周公东征:镇压“三监之乱” , 声势达于江南
先秦时代|周公东征:镇压“三监之乱”,声势达于江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周人取得了政权后 , 根据当时“灭国不绝祀”的原则 , 保留了殷人的祭祀 。为了收买民心 , 安抚殷商遗民 , 展示自己的宽柔仁义 , 巩固自己的政权 , 周武王把纣的儿子武庚 , 封在殷商故地 。
周武王终究对武庚不放心 , 害怕他起事作乱 , 于是 , 又把朝歌周围的原京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个小国 , 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卫、鄘、邶三国 , 监督殷商遗民 , 以防其造反 。
朝歌以北为邶国 , 即如今的汤阴东南三十二里的邶城 , 清乾隆《汤阴县志》记载:“邶城在县东三十里 , 此武王灭殷、分封诸侯 , 封纣子武庚于此 。”武王的弟弟、文王的第八个儿子霍叔(姬处)被封为邶国国君;朝歌以南的地方为鄘国 , 即如今的卫辉倪湾 , 国君是文王的第五子蔡叔(姬度);朝歌以东的地方为卫国 , 即如今的浚县卫贤 , 国君是文王的第三子管叔(姬鲜) 。邶、鄘、卫对朝歌形成合围之势史称“三监” 。
周人立国未稳 , 强敌环视 , 周武王为国事忧虑 , 常常夜不能寐 。他说:“维天建殷 ,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 , 不显亦不宾灭 , 以至于今 。我未定天保 , 何暇寐 ! ”
克商后的第二年 , 武王有疾 , 死去 。成王即位时年幼 , 由周公代行王事 。武王的弟弟中 , 管叔最长 , 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 , 他最有资格摄政 , 因此 , 武王的遗命被他认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 , 加之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 , 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 。《尚书.金縢》载:“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 。”在这种情况下 , 管、蔡与武庚联合作乱 。
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 , 这时 , 不仅联合三监 , 而且 , 又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 , 叛乱反周 , 局势十分严重 。
管、蔡以及武庚与东夷地区的叛乱 , 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 。周公团结召公奭 , 采取果断措施 , 亲率大军东征 。
东征对巩固西周王朝、扩大周的辖地起了重要作用 。《尚书.金縢》记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周公首先镇压“三监” , 制止了流言 , 杀了管叔、武庚 , 放逐蔡叔 , 废掉霍叔 。殷地三国邶、鄘、卫大部统一合为卫国 , 周公让九弟康叔接管 。还有一小部分划给早先投降 , 这次也未作乱的商纣王之兄微子启 , 建立宋国 , 国都在殷商发源地-商丘 。
武庚覆灭后 , 周公继续东征 , 经过三年艰苦斗争 , 这场动乱才告平定 。东征范围似较广阔 , 穷追猛打 , 声势达于江南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成王立 , 殷民反 , 王命周公践伐之 。商人服象 , 为虐于东夷 , 周公遂以师逐之江南 。”周公东征至江南 , 可以在铜器铭文中找到旁证 。丹徒出土的《俎侯夨簋》铭曰:“唯四月 , 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图 , 遂省东或图 。王于俎 , 飨 。王令虞侯夨曰:‘侯于俎 。……锡土 , 厥川三百 , 厥百又邑卅又五 , 百又卌 , 锡在宜 。王人又七姓;锡郑七伯 , 厥五十夫;锡俎庶人六百又六夫 。’俎侯夨扬王休 , 作虞公丁尊彝 。”
为了控制东方 , 威服南土 , 周公决定“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周公定鼎于郏鄏 (今洛阳市内郏鄏陌 ) , 在今河南境内建造雒邑 。这里地处天下之中 , 是伊、洛、瀍、涧四水流经之地 , 土地宽平 , 千里沃野 , 是天然的粮仓 。在它的东边 , 又有伊阙之险隘 , 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
【先秦时代|周公东征:镇压“三监之乱”,声势达于江南】这样 , 西起周原 , 东至雒邑 , 即渭、泾、河、洛一带皆为周的王畿之地 。西边以镐京为中心 , 是周人发祥之地 , 称为“宗周”;东边以雒邑为中心 , 是周王朝统治东方的重心 , 称为“成周” 。周王朝把殷“顽民”迁到这里 , 严密监视 。瀍水西岸修建王城 , 是朝会诸侯的东都 。驻在雒邑的成周八师 , 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家 , 西可以拱卫宗周 , 南可威服淮夷 , 北可扼幽燕 。雒邑成为周王朝的东都 , 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