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商纣|牧野之战商纣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 ,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国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也说过类似的话 , “故经之以五事 , 校之以计 , 而索其情:一曰道 , 二曰天 , 三曰地 , 四曰将 , 五曰法 。道者 , 令民与上同意也 , 故可以与之生 , 可以与之死 , 而不畏威 。”这里所说的“道” , 人心的向背 , 其实就是指政治 。预测战争胜负 , 战争性质 , 主要就看参战双方的政治基础 。战争的一方政治基础牢固、广泛 , 那么这一方的实力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强大 , 获胜的几率也就更高 。当然 , 也不能否认战争中的偶然因素 , 比如说天气 , 比如说地形 , 比如说将帅的素质 , 比如战略战术的制定 , 它们有时也能使实力弱的一方反败为胜 , 以少胜多 , 以弱胜强 。但是总的来说 , 起主要作用的是政治因素 。三千多年前武王克商 , 在牧野之战前 , 周武王和周文王已经做了很多的政治工作 , 所以与其说周武王的胜利是军事上的胜利 , 毋宁说是在政治谋略上要高出商纣一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读罢《史记·殷本纪》 , 我们常常会掩书不解:为什么在武王九年 , 孟津之盟时 , 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周武王以“女未知道天命”为由 , 拒绝讨伐商纣?难道是因为天象的缘故?“既渡 , 有火自上复于下 , 至于王屋 , 流为乌 , 其色赤 , 其声魄云” , 难道是因为这个自然天象 , 武王就认为商纣死期未到 , 所以才“还师归”?假如是因为“天命” , 那是讲不过去的 。因为在此之前 , 武王渡河时 , 有白鱼跃于武王船中 , 这是个极好的兆头 , 后来的儒者为了渲染周武王克商是“共行天之罚” , 是正义之举 , 往往引用这个白鱼的典故 。所以“天命”恐怕不是周武王没有立即讨伐商纣的原因 。武王和太公吕望还有别的考量 。那么是什么缘故使得他们推迟了克商的日期?他们在等待一个什么时机?或许我们可以从《史记·殷本纪》下面的记载找到答案 。
“周二年 , 闻纣昏乱暴虐滋甚 , 杀王子比干 , 囚箕子 。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 。”当听到这个消息后 , 周武王才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 , 不可以不伐 。”这就耐人寻味了 。难道纣王之前好酒淫乐 , 以酒为池 , 以肉为林 , 设炮烙之刑 , 杀九侯女 , 醢九侯 , 脯鄂侯 , 不是重罪吗?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 , 才能解开周武王推迟伐纣的谜底 。纣王荒淫无度 , 大失民心 , 已经使得诸侯国敢怒不敢言 , 以此诸侯才“益疏”纣王 , “多叛纣而往归西伯” , 也就是说原先以纣王为领袖的比较激进(这个激进是相对于商纣的宗亲而言的)的一派 , 现在已经与纣王划清了政治界限 , 周文王父子很容易就争取到了这些势力;但是这些诸侯国归附 , 并不代表商王朝的实力在根本上已经被削弱 , 所以周武王和吕望在等待的时机恐怕就是纣王的众叛亲离 。比干、箕子无疑是纣王的亲人 , 是商王朝的忠实拥护者 , 他们与太师疵、少师强可以说是当时中产阶层里彻彻底底的保守派 , 一心想要维护旧的政治制度 , 可是纣王居然连这些最忠实的拥护者也都得罪了 , 他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孤家寡人” 。美国政治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 , “知识分子的背离是革命的征兆” , “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的吕望和武王 , 等待的当然就是这个时机 , 最希望看到的当然也是这个时机 。周武王当年孟津之盟没有发动进攻朝歌 , 大概就是看到时机还不成熟 , 一者商王朝内的保守派还在支持纣王 , 二者诸侯国中有些还不敢彻底与商王朝决裂 , 有些还在支持着商纣 , “八百诸侯”与后来牧野之战的“诸侯咸会”还是有数量上的区别的 。
政治上已经完全孤立的纣王其实败局已定 , 加之以吕望正确的军事指挥 , 商王朝的溃败可谓是摧枯拉朽 。虽说战车的发明是在商代 , 但是有大量大证据表明 , 首次真正大规模运用战车的乃是在牧野之战中 。后人记录吕望兵法之书《六韬》 , 其中《文韬》有说:“凡用兵之要 , 必有武车骁骑 , 驰阵陷锋 , 见可击则击之 。”又说:“车者军之羽翼也 , 所以陷坚阵 , 要强敌 , 遮走北也 。”这一次战役 , 诸侯国出兵车四千乘 , 西周自己有兵车三百乘 , 以及虎贲三千人 , 甲士四万五千人 。当时的排兵布阵主要是分为左中右三军 , 从史书记载的“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 以大卒驰帝纣师”可以推想 , 吕望的战术指导是 , 先用勇猛善战的虎贲以及战车 , 冲击商纣部队的中军 , 从中间突破 , 或者从两翼迂回包抄 , 继之以步兵 , 全面击溃敌人 。古时候是冷兵器作战 , 战士的士气很重要 。《孙子兵法·九变》云:“死地则战 。”《九地篇》又云:“疾战则存 , 不疾战则亡者 , 为死地 。”又云:“深入则专 , 主人不克 。”西周深入商朝国都郊外作战 , 必须抱着必死之心 , 众志成城 , 否则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周武王十分了解这一个战斗心理 , 在开战之前 , 对西周部队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誓师演说 , 第一句话就是明确告诉西周战士现在所处的“死地”:“远矣西土之人” , 潜台词就是说 , 如今我们远离家乡深入敌人腹地 , 疾战则生 , 不疾战则死;然后又说明如今所要开展的战斗乃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 接着又申明了纪律 。在周武王的宣传鼓动之后 , 我相信当时的西周战士一定是“尚桓桓!如虎如罴 , 如豺如离!”反观商纣 , 既在政治上不得人心 , 军事上又不能早做防备 , 等听到周武王部队开拔到牧野 , 才仓皇将几十万的奴隶武装 , 加之以常备军 , 总共七十万人(这个数字恐怕是夸大了的) , 但是这几十万的部队不过是乌合之众 。果然 , “武王驰之 , 纣兵皆崩畔纣” 。战斗到底剧烈与否 , 史上有两种观点 , 一种认为既然纣师倒戈 , 周武王应该是兵不血刃就攻下了朝歌;一种根据《尚书》记载的“血流漂杵” , 认为战斗十分惨烈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 最终都是西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推荐阅读
- 先秦时代,商纣|牧野之战为何商军大多士兵会临阵倒戈?
- 先秦时代,神话传说|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 先秦时代,神话传说|难怪纣王之子能定住杀气腾腾的女娲,你瞧他后来成了哪位大神?
-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管鲍之交千古佳话,临死不推荐他继任,管仲其实为了鲍叔牙
- 先秦时代,三家分晋|战国时代没有永远的朋友──何谓战国时代?
- 先秦时代|赵武灵王骑射训练骑兵的场所插箭岭
- 先秦时代,红楼梦|周礼文化的遗风—西府臊子面
- 先秦时代|姜子牙真是市井之徒?甘肃出土一西周青铜簋,揭秘姜子牙真正来历
- 先秦时代|庄子的四个小故事,人生的四种境界
- 商纣|商纣王作为亡国皇帝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真相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