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研究“情侣送礼”,岂止是不务正业?
博士论文研究“情侣送礼” , 是不务正业?文 | 吴亚琦七夕刚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篇研究“情侣送礼”的博士学位论文十分应景地火了 。 这篇论文是丛博士两年前的博士毕业论文 , 标题是《情侣关系中礼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对礼物收送体验的影响研究》 , 总计121页 , 估算约20万字 。 作者丛博士称 , 论文弥补了该领域研究中的三个空白点 , 是“唯一一篇研究送礼人形象冲突给亲密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论文 。
不少网友不理解为何要用一篇2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去研究这样一个课题 , 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 。 但值得一提的是 , 礼物研究确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命题 , 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 。 事实上 , 这样“另辟蹊径”的论文选题并不少见 , 比如之前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云吸猫”、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等课题研究 , 都曾引发热议 。
因此 , 不能完全通过选题的大或小、专或偏来评判论文的好坏 , 作者的学术态度是否严肃端正 , 以及论文是否言之有物 , 才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所在 。 其实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 多元化的选题和研究在反映变化和启发社会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 但同样需要明确是 , 如果文章只靠标题取巧 , 论述浅薄也是没有意义的 。 但论文和论述的专业度并非体现在复杂晦涩的学术语言上 , 如果文章内容只是简单的道理分析和现象描述 , 没有实际的研究做支撑 , 只靠学术语言包装 , 为了学术而学术 , 内容一样是空泛和缺乏价值的 。 试想 , 文章中大篇幅的讨论看似深奥 , 实则空无一物 , 甚至结论可以用常识一言概之 , 如此 , 论文质量也就难免会遭受公众的质疑和评议了 。
可见 , 选题可以标新立异 , 但任何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 , 是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入的观察和专业化的论证 。 研究主题可以包容、多元 , 但研究内容却不能背离科学、严肃的本质 。
推荐阅读
- 漫谈之世界疫情
- u型|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全年旅游经济呈“U型”发展态势
- 家装百科|圈重点!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开始,这些注意事项请一定要看
- 蒙面的大侠|我国最“牛”的中学, 师资气力比本科强, 博士成为标配
- 诱谣的金灿荣为留美博士儿子和儿媳举行婚礼
- 学习|西工大成为我国首家培养试飞员博士生高校
- 研究显示:新冠抗体可在人体内留存至少3个月发布
- 研究哲学能让我们明白许多知识与争论毫无用处
- 黑洞研究还不如花石纲
- 突发!传特朗普正在研究蚂蚁腾讯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