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社交泛滥的社会里逃避社交会引发啥问题

居然没有人回答。我来尬聊下。
网上发自拍没什么危险,因为大多数人都这么做,这样做是海量的人,因此单独盯上某人不容易。报地址的,报每日行踪的朋友,我确实见过,我警告他不要这样做,他也听了很快删除了。
我大概做个猜测,如果有100万人在社交网络上,那么起码50万是类似你这样的。所以,跟着大流走,肯定不奇怪。但是因为这50万人是透明的,在这个方面上,发不出声音的,无言的大众,因此大多时候也就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不到的,因此也就无法团结起来,在热闹的大面积的自嗨中,显得你们不同。其实你们一点也不不同,和一个个的看起来木呐的行人类似,即使在东京都新宿街头,即使数量再多,因为不想某些国家的人特别吵闹,所以每天看到也不会有任何存在的感觉,就是你的透明。作为普通人,你不奇怪,如果想要有点成为不同,那么你这样做就未必合适。
我的朋友圈,人不多,也就300人,我常常发布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但是点赞是少数,评论更少,自己发的人也少。到时是不是露脸转发一些的还是有的。线下见面,偶尔谈起,知道他们在看我的朋友圈,有羡慕有嫉妒,有兴趣,但是不吭气。
【在这个社交泛滥的社会里逃避社交会引发啥问题】 “我坐在黑暗的房间,前面灯火璀璨,我就看着你们表演”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如此,他常常说,我就是深度潜水的,我只看不回。不过,我知道他非常优秀,非常能干,他只是喜欢见面聊,不喜欢网络,到现在为止,微信是几乎不用的。可是他算不上是一个好的谈话伙伴,因为他基本上内容限制于技术,育儿,音乐,周星驰。除此之外几乎无新的话题,话题差不多是多年不更新的,开始觉得有趣,渐渐地觉得重复,然后无趣,我喜欢这个朋友,他诚恳实在不玩虚火,但是我减少了和他见面的频度。
按照你的说法,你其实有可能是因为不懂如何发起让朋友圈内有兴趣的话题,而社交网络让发起话题变得简单的多。比如说,你分享在做的事儿,就有可能引发一个话题。比如分享旅行,然后就可能发现有人评论他也去过,或者类似的旅行感受,这本来就是一个聚集志同道合的人的过程。
又或者,你不喜欢表达,只是因为你自己脑袋里面本来就没有什么多少东西,因此也就不存在思想的负担,更加谈不上要表达以便释放自己的思维的负担,正如毛姆所言,写作就是释放思维的负担,如果你没有多少这样的负担,也就缺乏表达的动机,那么当然会变成一个小透明。每个人都需要表达,但是也许日常的表达就足够了,偶尔的沉默和无人听的状态,难过也就那么一两天,过去就算了。不是每个人的都需要强烈的表达。
又或者你不想被人关注,是因为别人关注你,很快发现你就是一本幼儿园的大字书,一览无余,一次看完,没啥意思,就失望离去。人们要么奔着名,要么奔着利,要么奔着好玩,你啥也没有,人家失望,而你接受不了别人对你失望,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被关注。这样更安全。
只不过这样做可能是错过了一些新的机会。微信,社交网络提供了新的社交可能。在社交网络下,你不必见到人,就可以发起话题,创建社会行为,接受和他人的互动。这在以前是不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发起社会行为,互动的成本大幅降低,并且因为是异步的,因此互动更加自由,并且因为你可以选择不那么及时的回复对方,因此可以深思熟虑,故而更加适合内向的人。这是一个内向者的优势。
其实很多人都愿意享受一呼百应的社交明星的感受。好多人在各种社交网络各种活跃,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只是爱表达,并不是善于表达,更加谈不上提炼优美的东西奉献于世人,他们只是长于表达,而未必是优秀的个人。
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了多年技术,我开始觉得人情也是有趣的,正在研究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