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总是不能北伐成功?( 二 )


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冬 , 诸葛亮派遣各军运送军粮 , 在斜谷口集结大军 , 在斜谷建立了邸阁 , 作为军粮囤积处 , 用于保障军粮的供应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 , 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劝农讲武的准备 , 率领大军出斜谷道 , 开始了第五次北伐 。蜀军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 , 在渭滨屯田 , 同时派使臣到东吴 , 希望孙权能同时进攻魏国 。四月 , 蜀军到达郿县 , 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下营寨 。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 , 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的粮食 , 令蜀军自行撤退 。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 , 司马懿认同 , 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 。果然 , 蜀军到来 , 但被郭淮击退 。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 , 导致功败垂成 , 于是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 , 百姓也相安无事 , 一切如常 。而孙权也响应蜀汉、亲率十万大军北上进攻魏国 , 但被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军打败 。魏、蜀两军相互对峙了百多日 , 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 , 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 。蜀军的分兵屯田 , 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的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 , 打算长期驻扎下去 , 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 。
同年八月 , 诸葛亮病情日益恶化 , 嘱咐后事之后在军营中去世 。蜀军依照诸葛亮临终之计击退司马懿的追击 , 缓缓退入汉中 。第五次北伐宣告失败 。
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至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 , 期间诸葛亮对魏国发动了五次进攻 , 虽然颇有战果 , 但都以各种原因退军 , 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目标 。
那么 , 为什么诸葛亮总是不能北伐成功?
一、兵寡将少 , 人才凋零
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 刘备以关羽、张飞、赵云、刘封、黄忠为主要将领 , 诸葛亮、庞统、法正为主要军师 , 先后收复荆州各郡、迫降刘璋占领西蜀、击败曹操攻取汉中 , 并将关中军阀马超纳入麾下 , 实力大增 。进而建立蜀汉政权 。
但后来荆州的丢失 , 关羽被杀 , 刘备称帝当年张飞被害 , 夷陵之战后 , 张南、冯习、程畿、沙摩柯等一干文武将领都在夷陵之战中阵亡 , 蜀汉损失惨重 , 蜀汉已经到了兵寡将少的地步 。
二、国力弱小
蜀汉地处西南 , 人口稀少 , 并非密集的中原地区 。刘禅投降曹魏的时候 , 蜀汉一共才二十万户的民众 , 也就是大约120万人口 。其中蜀汉的军队大约18万 。120万人口要养活18万的军队 , 这对于蜀汉百姓来说负担已经相当的重了 。其中大约3万分别保卫梓潼、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 。7万军队要驻扎边境防范曹魏与东吴 , 北伐大军只有8万左右 。
三、地势崎岖 , 运粮不继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宣告失败 , 大多的原因是运粮不继 , 蜀道难 , 难于上青天 , 运粮接济不上导致了诸葛亮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战术 , 在北伐战争中 , 诸葛亮多次采取收割魏国粮草 , 在魏国屯田以缓解蜀军粮草不够的问题 。
四、魏国的重视
自从第一次北伐后 , 曹魏已经感受到孙吴看起来强大 , 其实是只没有爪牙的老虎 , 只要派大将守住寿春 , 就可以把孙吴牢牢地压制在长江以南 , 曹魏的长江之北的土地根本不必忧虑 。相反 , 曹魏原本认为是只小猫的蜀汉却给曹魏打了重重的一拳 , 如果不是马谡无能 , 差点就让诸葛亮占领了长安 。这一拳把曹魏的满朝文武都给打醒了 , 从此曹魏的重点防御对象从原来的孙吴变成了蜀汉 。魏蜀两国之间的险要关隘 , 曹魏都加以防御 , 并派出大将把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