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印发方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 青岛3所高校入选( 二 )


培育壮大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 。支持试点单位创建国家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完善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评价激励机制,设立首席技术官专职负责转移转化工作,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 。健全国有单位以项目为主的技术经理人奖励机制,对于成果转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技术经理人,可获得该项目单位留存转化利润的50%作为奖励 。
加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建设 。支持试点单位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尽早识别具有商业化和社会化前景的项目,从源头提高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 。鼓励试点单位建设具有一定规模、支撑产业化能力强的省级中试基地,创办领办以工程化放大和成果转化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企业 。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规范流程与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提升科技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研究开发能力 。
健全统计与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定期统计、年报制度,健全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掌握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 。修订相应考核评价指标和科研奖励政策,提高成果转化在考核指标中的占比,不再将SCI论文数和授权专利数同个人奖励直接挂钩,将成果转化等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情况作为奖励的重要标准,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相关单位及人员评价、考核和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
完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试点单位要理顺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的管理机制和规范流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和转化公示制度,健全面向转化应用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立内部风险防范和监督制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建立尽职免责机制,针对成果转化过程中单位领导及科技管理人员履行决策职责、管理职责等,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勤勉尽责政策,营造敢于转化、愿意转化的良好氛围 。
《方案》规定,试点总体期限3年 。其中,“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二级事业单位正职领导持股”两项改革试点任务,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实施路径探索,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其他改革试点任务,2023年8月底前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