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讲真,水果打成汁,不比可乐健康多少( 二 )


今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最新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结果显示,2015年至2017年,中国成年人群的总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8%(根据ADA标准诊断) 。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调查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35.2% 。糖尿病前期即血糖调节功能已经受损,但尚未发展到糖尿病的阶段 。
而18~29岁的年轻人有约20.2%的人处于这个阶段 。这意味着,五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血糖调节功能已经受损了 。
越早发病,就要越早开始控糖 。动辄长达几十年的血糖管理,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 。
另外,水果富含的果糖如果以游离形态自由释放,还可能会对肝脏的脂代谢造成压力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小样本试验研究显示:
直接吃苹果能够使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下降;如果做成果汁,即便保留果渣,降LDL的效应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喝过滤了果渣的果汁,那么LDL不仅没有下降,甚至还有轻微的上升 。
虽然这个试验暂时不够下一个实锤的结论,但它的结果已经提示了我们,即使是保留了膳食纤维的果汁,健康程度也大打折扣 。
而且水果打成汁后饱腹感弱,胃排空速度快 。相比较体块较大的水果,果汁在胃肠道的走完全程要“顺滑”很多,很容易喝过量 。
一顿让你吃5个橙子,你肯定觉得过分了 。但商场街头遍布的某鲜榨橙汁机,一杯就要用掉5个橙子 。这一杯里面有多少糖,心里掂量掂量吧……
除了健康角度的考虑,在营养摄取上,我们同样不建议用果汁代替水果 。
水果榨汁后,营养大幅损失
很多人认为,反正物质是守恒的,我再怎么打碎,水果的营养成分又不会凭空消失,那就我想怎么吃都没问题!
再再再告诉你一个秘密,水果中最稳定的营养物质,还是——糖
水果中的维生素C,会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迅速被氧化,从而失去功效 。
有研究显示,如果直接用榨汁机在无保护环境下榨汁,在榨出来的那一刻的维生素C损失,最高可以达到84 %以上 。
如果将果汁直接放置在空气中,那么幸存的这些维生素C还将继续迅速减少 。
在家里、商店里现榨的果汁,甚至还没有工业果汁维生素C含量高 。
在工业的冷冻浓缩、惰性气体保护环境、密封包装等条件的加持下,水果榨汁后的维生素C损失可能还可以控制在10%左右 。
但一盒果汁从工厂出发到消费者手中,通常几个月过去了,此时的维生素C也已经大幅损失 。
水果,能用吃的,就别用喝的
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不需要刻意为了追求好吸收、好消化而去买各种榨汁机、破壁机之类的“刑具”折磨水果们的 。
而对于6~12月龄的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当把水果作为辅食添加进饮食时,确实需要爸爸妈妈先将水果做成果泥之后再吃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果泥不能放在瓶子里让小朋友一直吸着喝,而应当用勺子喂食,让小朋友充分咀嚼,否则可能增大龋齿形成的危险 。
不只是水果,谷物也是同样的道理 。加工越精细的、切碎磨成渣的、烹饪时间越长的食物,往往升糖指数就越高 。这样既不利于保持体重,也不利于控制血糖 。
总之,日常饮食不吃水果,只喝鲜榨果汁,真不是什么“健康生活方式” 。
虽然不同水果榨汁后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有一条不变的原则:
水果,能用吃的,就别用喝的!
【水果|讲真,水果打成汁,不比可乐健康多少】来源:丁香医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