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悲惨离世后理论才重获重视,“平行世界”之父终身遭冷落


环球科学|悲惨离世后理论才重获重视,“平行世界”之父终身遭冷落
文章图片
撰文彼得·伯恩(PeterByrne)
翻译虞骏
审校李淼
埃弗里特提出了超越时代的多世界理论 , 却受到量子力学权威的嘲笑和奚落 。 心灰意冷的他从此一蹶不振 , 从物理学的世界里落荒而逃 。 吸烟、酗酒、冷漠无情——颓废不堪的生活 , 让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过早耗尽了生命 。 然而在他死后 , 多世界理论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休·埃弗里特(HughEverett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一位打破传统的量子理论物理学家 , 后来还成了一位成功的国防项目承包商 , 有权获知美国最敏感的军事机密 。 他给物理学中的“真实”(reality)概念赋予了全新的定义 。 对于科幻迷来说 , 他还是一位深入人心的英雄:这个人开创了平行世界量子理论 。 对他的孩子们而言 , 他则是另外一个形象:一位冷酷无情的父亲、“餐桌旁的一件笨重摆设” 。 此外 , 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 而且烟不离手 , 最终早早离开了人世 。
这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 至少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分支里 , 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 20世纪50年代中期 , 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弗里特创立了多世界理论(many-worldstheory)——假如这一理论正确的话 , 在数不尽的分支宇宙中 , 他的人生道路会出现无数不同的转折 。
埃弗里特的颠覆性想法 , 打破了理论物理学在解释量子力学原理方面的僵局 。 直到今天 , 多世界理论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 但他建立理论时采用的方法 , 却催生出量子退相干(quantumdecoherence)的概念——对于量子力学的奇异随机性如何融入日常感受到的“真实”世界 , 量子退相干给出了一个现代理论解释 。
环球科学|悲惨离世后理论才重获重视,“平行世界”之父终身遭冷落
文章图片
【环球科学|悲惨离世后理论才重获重视,“平行世界”之父终身遭冷落】荒诞的量子力学
按照埃弗里特本人20多年后的回忆 , 他是在1954年的某个夜晚 , “喝了一两杯雪利酒之后” , 启程踏上这条科学探寻之路的 。 他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同班同学查尔斯·米什内尔(CharlesMisner) , 以及一位名叫奥耶·彼得森(AagePetersen)的访问学者正在设想“量子力学所涉及的荒诞之事” 。 就在那时 , 埃弗里特产生了一个想法 , 并在随后的几个星期内把它发展成了一篇论文——这就是多世界理论的雏形 。
这个想法的核心内容是 , 用理论本身的数学原理来解释量子力学方程在真实世界中的意义 , 而不必给那些数学原理附加任何解释性的假设条件 。 这位年轻人用这种方式 , 向当时的物理学界发起了挑战 , 重新思考了物理学的基本问题:“真实”究竟是什么?
埃弗里特大胆地对付起量子力学中最棘手的测量问题 。 从20世纪20年代起 , 这个难题就一直困扰着物理学家 。 在量子世界里 , 一个或一团基本粒子可以处于某种叠加态中 , 然而 , 不论什么时候 , 只要科学家对某一性质进行精确测量 , 总会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 。 我们也从未见过宏观物体的不同状态发生叠加 。 这些测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我们感知到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 为什么会从一个多种不同状态相互叠加的量子世界中显现出来?这个过程又如何实现?
物理学家用数学上的波函数(wavefunction)来描述量子态 。 波函数可以被看作是一张清单 , 上面列出了一个量子叠加体系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 , 还标明了每种状态在我们测量该体系时成为检测结果的几率 , 不过最终出现哪种状态 , 似乎是随机决定的 。 尽管在我们看来 , 每种状态出现的几率不尽相同 , 但从波函数的角度出发 , 每种状态都同样“真实” 。
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equation)描述一个量子体系的波函数如何随时间发生演变 , 并预言这一演变过程应该平滑连续 , 而且符合决定论(determinism) , 即不含任何随机性 。 然而 , 人们用科学设备观察一个量子体系(比如一个电子)时出现的情况 , 却与这种优美的数学描述相矛盾 。 在测量的瞬间 , 描述多种状态叠加的波函数似乎坍缩成了叠加态中的某一种状态 , 中断了波函数平滑的演变过程 , 产生了不连续间断 。 单一测量结果的出现 , 将其他可能的状态排除在了符合经典描述的“真实”世界之外 。 测量结果会选择哪种状态似乎是任意的 , 与测量前描述该量子体系的波函数所含的信息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 平滑连续的薛定谔方程也推导不出波函数坍缩的数学描述 。 实际上 , 坍缩必须被当作一个基本假定 , 人为添加到方程之中 , 因为这个额外过程似乎会违背薛定谔方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