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义渠君”的田园诗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义渠君”的田园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电视剧《芈月传》让古国“义渠”的名字为人所知 。甘肃省庆阳市肖金镇就藏着一座“义渠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仁民和妻子刘兰芳 , 在这片土地上悉心描绘着一幅乡村文化发展的画卷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张仁民夫妇于2002年成立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深入研究庆阳当地刺绣文化 , 发展起香包产业 , 还建起了“庆阳香包博物馆” 。2013年 , 二人筹建“义渠戎国”非遗示范基地 , 不但继续发展壮大香包事业 , 还建起了岐黄香道馆、红色党史展览馆等 , 流转了50亩四荒地用来开发吸引游客的设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走进“义渠村” , 地坑院、窑洞等古朴的传统民居隐藏在繁花绿树之中 。最亮眼的是一座四合院 。张仁民介绍 , 这座四合院是他花了30年 , 用村庄旧房改造时收集的砖雕、木门等材料逐渐建起的 , 希望能重现历史上“陇商”宅院的风采 。院内 , 几位当地妇女正在埋头赶制香包、肚兜等刺绣产品 。小小的香包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还曾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走出国门 。张仁民自豪地介绍 , 庆阳香包首次在美国亮相就销售了8万多美元 , 刘兰芳也被6所美国大学请去讲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了保健和创收作用 , 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刘兰芳对香包事业另有不同的解读 。“做香包让附近村子的妇女有了自己的世界 。有了热爱事业的人就不会再为一些鸡毛蒜皮发生争执 , 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也相应改善 。”刘兰芳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男人搞菊花种植 , 养鸭养鹅;妇女搞香包加工 , 开发农家乐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 , 保留乡村风貌 , 让农村“像农村” , 有形又有根 , 是张仁民的梦想 。
推荐阅读
- 科学|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走向灭亡,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关注|未来楼市调控该走向何方?住建部7天内两度表态
- 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音”记录者:留住声音中的乡愁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 田园交响曲|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重庆:“农民管乐队”的田园交响曲
- 解决路径|智能化让城市更美好(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重庆:“农民管乐队”的田园交响曲
- 智能化让城市更美好(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唱快板、报线索……公益保护监督员可活跃
- 飞蛾扑灭火|2死1伤,持枪淡定走向警察,美国17岁白人少年当街射杀示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