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题:“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新华社采访人员骆国骏、李德欣、王君璐
“绣花”功夫奔小康 , 京华大地谋新篇 。
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 北京市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指示精神 , 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 ,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 , 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 , 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 , 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 为构建新时代城市规范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新路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这是建设中的温榆河公园示范区(8月27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鞠焕宗 摄
疏解整治促提升 腾笼换鸟展新颜
“这棵大槐树原来就在我家旁边 , 脚下的公园步道以前就是我家 。”63岁的沈爱新今年第5次来到温榆河公园示范区 , “月季和百日菊开花了 , 池塘里的睡莲也长出来了 , 每次来都有新变化 。”
20世纪80年代初 , 沈爱新嫁到温榆河畔的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 。村里盛产优质河砂 , 最多时聚集了30多家砂石厂 , 1000多人的村子 , 外来人口超万人 。养殖场、废品收购站……众多低端产业让村庄不堪重负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7年开始 , 北京市全面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 , 沙子营村的砂石厂全部关停 , 低端产业逐步腾退 , 提前完成大尺度绿化的留白空间 , 推进温榆河公园建设加速 。
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园 , 有京城最大“绿肺”之称 。目前 , 约2平方公里的公园示范区已基本建成 , 一片新景跃然而出:森林、花海、湖泊、梯田 , 蓝绿交织 , 清新明亮 。
徜徉在溪流淙淙、绿草如茵的公园内 , 沈爱新不时拿起手机拍摄身边景色 , 记录自己“家”的变化过程 。
“我们搬迁的新家就在公园边上 。”沈爱新说 , “这个大公园就是我们老街坊的新天地 ,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
在北京城市核心区 , “疏整促”也给古都带来更多时尚与活力 。
“这是我创作的冬奥会兔儿爷、抗疫情兔儿爷 , 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年轻人才喜欢 。”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手捧兔儿爷站在小店门前 , 向来往的游客们热情介绍 。
小店所在的杨梅竹斜街位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13片文化精华区之一的大栅栏片区 , 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遗迹的传统街巷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绣”出古都新生活——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北京探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们行走在北京杨梅竹斜街(8月27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鞠焕宗 摄
“以前胡同里地面坑洼不平 , 到处私搭乱建、电线如麻 。”张忠强回忆 , 2010年北京市将杨梅竹斜街选为老城改造更新试点项目后 , 古老街巷迎来转机 。
“居民依据自愿腾退政策进行腾退 , 我们对腾退出的房屋进行保护和运营 。”北京大栅栏珠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策划总监王文英介绍 , 越来越多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的特色小店落户 , 让这里成了文艺范十足的网红打卡地 , 久违的古都风貌又回来了 。
今年北京计划拆违腾退土地4000公顷以上 , 深入推进基本无违建区、街道(乡镇)建设 。“疏解、整治、促提升 , 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 能够让大家从身边感受到 , 由此能获得更高的发展质量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