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李嘉诚内地财富密码:捂盘

这一集我来说说李嘉诚在内地的发展 。 近四十年时间 , 中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李嘉诚在投资内地的过程中 , 个人资产也番了几番 , 甚至做了连续16年全球华人首富 。 但是 , 他却从最初的“爱国商人”、“拓荒者” , 变成了所谓“无良奸商”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差?李嘉诚做了什么?他又是怎样认识自己的?我就来介绍一下 。
早在1950年 ,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时 , 就很重视和内地的商业关系 。 但受时局影响 , 生意一直没有扩展到这里 。 直到1978年初 , 中央领导意识到:要发展经济 , 就要利用外商投资 , 而香港是一个很重要的窗口 。 于是中央政府邀请一批香港地产大佬 , 北上参加国庆典礼 , 其中包括霍英东、李嘉诚、胡应湘和冯景禧 。 当港澳代表团听到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时 , 所有人都举双手拥护 。
李嘉诚|李嘉诚内地财富密码:捂盘
文章图片

他们明白 , 这次建立的关系 , 就是未来几十年的机会 。 李嘉诚的感受尤为深切 , 他在香港的几次大动作 , 几乎都与内地有关系 。 60年代末 , 内地有一波移民香港潮 , 李嘉诚趁机大举收购廉价地产 , 后来房价攀升 , 他一跃成为四大地产家族之一;70年代末 , 华人资本家开始崛起 , 英资财团信心动摇 , 李嘉诚一举收购百年洋行和记黄埔 , 名震香江 。 正值事业高点 , 他又在内地看到了事业的第二春 。
1979年 , 国务院批准香港招商局 , 在蛇口建立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 。 香港招商局 , 不是港资企业 , 而是一家低调运营的国企 。 在开发项目时 , 一批香港大佬受邀考察蛇口 。 李嘉诚走在霍英东、包玉刚等人中间 , 是最年轻 , 也是最活跃的一位 。 他大胆提出 , 能否让港商参与蛇口的建设 。 项目负责人哈哈一笑 , 搪塞了过去 。 这笑声背后 , 透露出改开初期 , 深圳人还非常谨慎 , 没有那么大胆 。
港商大佬们也看得明白 , 双方都在试探 。 因此港商在内地的投资 , 大多聚焦于公益:邵逸夫造教学楼 , 包玉刚修游泳馆 , 霍英东建宾馆 。 此外 , 在胡应湘牵头下 , 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陈启宗 , 还共同出资10亿建设广东第一家五星酒店 , 中国大酒店 。 大酒店运营十年回本后 , 他们上交给了国家 。
这时李嘉诚也回到阔别39年的家乡 , 首先捐建了汕头大学和附属医院 。 1984年 , 汕头大学建成时 , 李嘉诚受到中央领导的单独会见和高度肯定 。 也是在这一年 , 中英发布联合声明 , 李嘉诚积极靠拢 , 拥护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 。 与此同时 , 他高调入资中信信托 , 还趁机一举收购了英资香港电灯 。
1992年 , 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成为当务之急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 十分需要稳固和加强 。 于是 , 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新战略 。
这时 , 李嘉诚也开始对内地勇猛进击 。 比如在汕头开发了50万平米的商住楼“汕头第一城”;在广州 , 筹建最高的摩天大厦——国际金融中心;在福州 , 改建整个老城区的“三坊七巷”;在上海 , 投建金山标准集装箱码头 , 国际深水港码头;在北京 , 入股顺义中央别墅区的誉天下项目等等 。
李嘉诚在深圳曾经吃的“闭门羹” , 也变成“开门红” 。 1993年 , 他与盐田港集团组建盐田国际 , 共同投资60亿元 , 建设集装箱码头 。 这是深圳当年度最大的外资引进项目 。 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 , 是盐田港集团的董事兼副总经理 , 他也是这项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
比起盐田港 , 李嘉诚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投资 , 是北京东方广场 。 这是一块宝地 , 位于长安街以北 , 故宫东侧 , 王府井和东单之间 。 李嘉诚要投资100亿 , 建造亚洲最大的建筑群 。 不过他很快就碰到了规划、审批等问题 。 首先 , 14位院士联名反对 , 理由是破坏城市规划;其次 , 计划楼高80多米 , 但北京旧城限高45米;另外 , 需要移走十多家机关单位和1800余户居民 , 还有一些文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