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何再难出绝色美人?( 四 )
▲都是粉色 , 可以对比下差别可以发现 , 虽然是古装片 , 但这古装其实杂糅不少现代审美:更简约(花纹和琐碎细节更少)、更利落(收腰提高比例)、更性感(薄纱) 。其他古装对比 , 也可以看出类似差别:
▲内地的《红楼梦》是很考究的 , 香港的相比简洁利落性感的多 , 但又不失古装风味与其说这古装是全盘忠实于中式文化 , 不如说是在中式审美中加入西式元素 , 再以场景角色为基础 , 做出的艺术创新与想象 。不仅是衣服如此 , 美人和审美品位亦如此 。欧美文化崇尚直率开放 , 中国文化则更含蓄保守 , 经典港风美人其实不少类型和气质偏中式:
▲赵雅芝贤妻良母 , 张柏芝清纯无敌 , 李丽珍娇俏迷人 , 周慧敏斯文玉女——气质都是偏内敛的 , 中式的香港之独特和港风美人之美 , 都在其中西合璧 , 而非全盘西化 。 一味追求西式审美 , 追求大眼高鼻宽双眼皮 , 未必能得到更美状态:李嘉欣状态保持得相当不错 , 但说起颜值巅峰 , 很多人还是更爱早期港风中式的她 。
▲右边的李嘉欣更混血化 , 但我不觉得更好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的音乐 , 对营造美人感也贡献良多 。比如林青霞经典的东方不败饮酒镜头 , 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下图 , 都会自动配上《沧海一声笑》的背景乐:
▲单凭这首歌 , 这部剧就足以写入影史不需要听完整首 , 只用听前奏 , 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感」 , 我一度以为这是古乐 , 因其很有古典美 。很多人可能知道这首歌 , 但不知道背后的故事:黄霑为它作词兼作曲 , 写了6次 , 导演徐克都不满意 。而用心的黄霑 , 第7次 , 为了写出符合故事设定的曲子(两高手共奏绝世曲目) , 看论文找灵感 , 最后在《宋书》中被「大乐必易」所启发:
▲伟大的音乐一定是容易的 , 所以他决定写一首容易 , 但味道非常棒的曲子具体说来 , 《笑傲江湖》是用中式古音宫、商、角、徵、羽五音阶完成 , 但用创新手法奏出 , 又有古的轻灵 , 又有新的豪迈:
▲黄霑是非常懂中西合璧的人林青霞的东方不败 , 是创新式男女莫辨的美 , 配上这首似古还今的《笑傲江湖》曲 , 曲衬人 , 人衬景 , 故而绝色 。不仅是《笑傲江湖》 , 盘点林青霞时常被提起的《刀马旦》主题曲《又是戏一场》也是黄霑作词作曲的 。
▲这部戏充分证明钟楚红还是现代妆好看而为了写出这首歌 , 黄霑又听了数百卷京剧 , 力求写出又有京剧韵味 , 又有创新的歌曲:
▲这首我就不放了 , 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找找美人需要烘托 , 需要好的造型、好的音乐、好的故事——如果说西式文化是表是调料 , 那中国文化则是根是主食 , 创新调配中西 , 才是最佳香港风味 。比如关之琳 , 颜值巅峰大家都公认在《黄飞鸿》里:
▲据说这部戏是素颜拍的而提到黄飞鸿 , 大部分人可能马上想到「做个好汉子 , 热血热肠热」的歌声——也是黄霑写的 。
▲包括这个打拳的场景 , 都有讲头他曾自承 , 这场面的灵感 , 来源于欧美音乐剧《猫》 。而他用武打代替跳舞 , 用南拳北腿、京腔、广东音乐、京剧等元素 , 写出了这首《男儿当自强》:
▲真的是天才般的创新黄霑本人中西乐背景都有 , 因此 , 他的作品往往非常的「中西合璧」 。 可谓香港流金岁月的最佳伴奏——但他绝不是唯一的一个 。袁咏仪的影史高光时刻之一 , 是在《国产凌凌漆》中听周星驰的《李香兰》被感动:
▲本来是个冷血的女杀手 , 被一首歌感动后 , 不忍心下手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 , 《李香兰》原曲是日文歌 , 中文版是周礼茂重新填词的 , 简妮我小小摘录了一下歌词:
▲我个人是挺喜欢这首歌的像其中的「春风」「夜雨」「杯酒」都是极具意境美和历史感的中式符号——虽是粤语歌 , 但不懂粤语的人 , 看歌词亦能感受那文字的美与温度 。梅艳芳知名电影之一是《胭脂扣》:
推荐阅读
- 沙漠|中国在荒漠中挖出大水库,美国专家:赶紧停手!原因为何呢?
- 《黑豹》主演癌症去世,为何中国小鲜肉躺枪?
- 海瑞饿死五岁女儿是真的么?为何七十岁还要纳妾?
- 静默如初|贵族学院的女生,为何能穿JK制服上学,班主任的话一针见血
- 高级教师|一年能多5至10万的收入,为何一线女高级教师不选择延迟退休?
- 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为何战斗力总强于汉族?
- 这两城又上热搜 为何清北、哈佛高材生扎堆去基层
- 美国人这两天做的一件事,值得香港人认真学习!
- 从歌曲得知,儒家文化在香港发扬光大
- 中年|检测合格自来水,为何浑浊发黄?这里居民仍被“水质”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