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崛起,敢问路在何方?( 二 )
这一方面是由于路径依赖 , 当前这些地区依然能够依靠工业集聚获得区域间竞争优势 , 但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 , 避免出现美国底特律等城市那样的局面 , 事实上 , 昆山等地区的制造业集聚由于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 , 其优势已经逐渐被侵蚀 , 引人担忧 。县域经济的前途同时面临比较优势和发展瓶颈 , 县域经济的前途如何?可以说 , 若不转型 , 比较优势可能受限制 , 同时瓶颈可能被放大 。 问题是该如何转型?1. 都市圈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困境在城市化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 , 县域经济中的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会持续被城市地区吸引而离开当地 。 近年来 , 我们看到很多百强县的人口增长开始放缓 , 个别县市已经沦为人口流出地 。 人走了 , 县域经济赖以生存的经济活跃度有可能会下降 , 产业集聚效应也可能会被削弱 。
人走了 , 还有补救措施 。 此时 , 就更需要县域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 , 挖掘新动能 。 而且 , 县域经济本应比城市更具有地域特色 , 这种地域特色也更应该与当地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我们看到 , 当前浙江的一些县市正在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商等新技术和新业态重新发展特色产业 , 例如 , 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互联网化、东阳市的横店影视旅游一体化等 。 然而 , 这种转型 , 艰辛难免 。2. 县域经济的抉择面临“公地悲剧”和“集聚经济受限”这两大瓶颈 , 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 因此我们看到 , 很多县似乎都有变成县级市的动力 , 因为这意味着行政权力更高、获得的政策更多 , 但也有不少县不愿意改变 , 背后是对财政不独立、资源配置权力减少的担忧 。 上个世纪90年代 , 县域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波撤县设市潮 。 截至1998年底 , 中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 , 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 。 近年来 , 这种潮流有所减弱 , 但并未停止 , 2009年~2019年 , 全国共141个县被撤销 , 同期增加110个市辖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县域经济面临更多的“身份纠结”: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 , 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 , 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持续扩张 , 这种工业向服务业的过渡便是城市化的过程 , 当县域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得自身摇身变成城市 , 重点发展服务业 , 此时便再无所谓“县域经济”;而想要维持县域经济原来的那些活力和竞争力 , 就必须坚守工业制造业 , 但这一方面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普遍规律相悖 , 又可能因为新的竞争者的出现而走向没落 。对于未来 , 上述困境将继续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 到底该坚守县域经济的优势 , 还是向城市靠拢?这个问题将会一直拷问着中国的每个县 。
推荐阅读
- 美国经济出问题了影响最大的是哪国?
- 韩国与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 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的崛起看日本的衰落
- 我用了13年的时间研究经济金融,研究股市。
- 安倍留下8个未解决问题
- 经济越来越好,炒股的人是快乐的人
- 范海辛: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中国GDP总量是日本三倍但是经济结构质量差距很大
- 之所以有今天中国经济的历史原由
- 建筑设计|智行者说|AI建筑设计发展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