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汤|为什么穷人更容易相信阴谋论?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为什么穷人更容易相信阴谋论?
毒鸡汤|为什么穷人更容易相信阴谋论?
本文插图

写在前面:
本文很长 , 但希望你们耐心看完 。
摘要:不管一个社会的GDP总量如何之大 , 只要有一部分民众仍然衣食无着、低人一等 , 这个社会在本质上还是贫困的 , 只不过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已;不管一个社会的文化产业多么发达 , 高等教育如何普及 , 只要大多数富人过着醉生梦死、为富不仁的生活 , 那么 , 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必然是低下的 。
前些日子 , 有朋友转来《断裂的阶梯:不平等如何影响你的人生》的出版信息 , 调侃说:“乍一看 , 还以为这本书是你写的呢!
出于好奇 , 我便把这本书找来 , 看看这个与我“心有灵犀”的学者到底讲了些什么?
一看还真是欲罢不能 , 一方面是作者的知识背景与我迥异 , 我对不平等问题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社会学领域 , 对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也偶有涉猎 , 而作者基思·佩恩(Keith Payne)是一位心理学家 , 不平等和贫困不仅是一个社会结构问题 , 也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心智模式和情感体验 , 这些恰恰也是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相对忽视的维度;
另一方面 , 佩恩跟我一样 , 也是出身底层家庭 , 他的字里行间不仅充满了对底层的同情式理解 , 也不经意流露出“穷孩子”特有的那种敏感和敏锐——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 , 是很难真正理解穷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的 。
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将“食堂阿姨经济学”作为第一章:小学四年级的佩恩因为家贫而选择免费午餐 , 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 因为食堂阿姨清楚地知道谁是付费的 , 谁是免费的;直到有一天换了一个新的食堂阿姨 , 破天荒地向佩恩收取饭费 , 而佩恩却身无分文 , 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吃免费午餐的 , 尴尬的佩恩从此在学校里变得沉默寡言 。
1
贫困的地心引力
有时候 , 我们感觉贫困像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或者黑洞 , 一旦掉入贫困的陷阱 , 我们便很难摆脱贫困?这是个人的特质造成的 , 还是环境、制度或结构使然?
一种观点是关注个体的能动性 , 穷人是懒惰的 , 没有责任感或者不够聪明;或者穷人有着自己的文化 , 这种文化不能促进他们拥有诸如努力工作、诚实守信、自力更生等“中产阶级价值观”(第53页) 。
依据这种观点 , 必须通过奖励措施驱动底层改善自己的生活 。 但佩恩提醒我们注意:穷人的行为其实由更为急迫的动因驱使 。 因此 , 他们会试图用手头最好、最短期的危机管理方式处理这些日常危机(第180页) 。
美国社会活动家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的《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可以作为佩恩上述观点的最佳佐证 。 1998年 , 芭芭拉伪装成一个只读过三年大学、急需工作糊口的离婚白人妇女 , 在三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各工作一个月 。
她尽量寻找薪水最高的低技能工作 , 希望薪水足以支付廉价住所的房租 。 芭芭拉发现 , 即使身兼两份工作 , 薪水仍不足以支付房租 。
毫无疑问 , 芭芭拉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因为“卧底”而降低 ,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社会精英进入底层社会之后 , 也会变得举步维艰 。
另一种观点认识到收入不平等和遗传劣势等系统性因素的重要性 , 他们发现:在贫穷成为常态的地方 , 贫穷很容易代代相传;但他们经常过于低估个人决策在人们命运中扮演的角色 , 从而陷入一种“宿命论”的悲观论调 。
虽然贫困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问题 , 但任何结构都不可能脱离行动者而独立存在 , 否则我们就无法观察到向上的社会流动 。
为什么穷人往往是“活在当下” , 缺乏长远打算?穷人为什么更容易选择酗酒、吸毒、未成年生子之类的自我毁灭性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