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研|天弘基金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国民ETF”掉队或打脸( 二 )


【金证研|天弘基金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国民ETF”掉队或打脸】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指标上看 , 天弘基金2018年达到了最顶峰 , 当年营业收入实现了101.25亿元 , 净利润总额达到30.68亿元 。 但是在面对2019年结构性行情时 , 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反而大幅下降 , 营业收入为72.4亿元 , 净利润总额为22.13亿元 。 营业收入、净利润总额同比2018年分别下降28.49%、27.86% , 同时比2017年大幅下降 。
在营收数据大幅下滑的同时 , 天弘余额宝的净资产规模也增长乏力 。 通过对比天弘余额宝多年的净资产数据可看出 ,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 , 余额宝在2018年第一季度规模达到了顶峰16,891.85亿元 , 此后规模逐年下降 , 2019年12月末的净资产规模仅为10,935.99亿元 , 相比顶峰时期减少了5,955.86亿元 。
而进入2020年后 , 余额宝的收益率日益走低 , 这对投资者来说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 截至2020年8月18日 , 每万份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4410% , 低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0% , 与2013年余额宝刚推出时最高年化收益率6.1920%相比 , 相差甚远 。
2020年以来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 不断地释放流动性 , 使得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在内的市场收益率都面临着下行压力 。 这一下行趋势在可预见的短期内暂不改变 , 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不断走低将不可避免 。 余额宝不断走低的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 , 吸引力也会越来越低 , 有如“鸡肋” , 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 而同时基金公司推出的固收+产品 , 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崛起 , 2019年至今国内股市行情的重新火爆 , 吸引众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或者购买权益类基金 , 这些都冲击着余额宝 。
2
总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 , 郭树强欲做强投研实力有心无力
2013年 , 天弘基金凭借着余额宝一只货币基金“咸鱼翻身” , 一跃成为净资产过万亿元的头部基金公司 。 但是天弘基金内部货币基金的规模过于庞大 , 而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反过于羸弱 , 二者之间差距过大 , 可以说是“总规模上的‘巨人’ , 权益上的‘侏儒’” 。
通过上文可知 , 2013年后天弘基金凭借着余额宝 , 一跃进入头部玩家行列 。 但是我们通过下表2013年-2020年二季度天弘基金各类型基金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出 , 虽然货币基金和总规模都在逐年飙升 , 但是非货币基金规模以及关键的最能体现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股票型和混合型这类权益基金的规模却增长乏力 。 2019年权益类基金的比重仅占2.20% , 2020年二季度稍微有点提高也仅为3.04% 。 权益类基金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非常低 , 存在感或可有可无 , 称其为权益上的“侏儒”或不为过 。
金证研|天弘基金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国民ETF”掉队或打脸
本文插图

虽然天弘基金在总资产净值上排名第一 , 但是其在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上大幅落后 , 与TOP5的玩家相比差距甚远 。 同花顺iFind 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二季度 , 非货币TOP5分别为易方达基金4,009.05亿元、博时基金3,474.15亿元、广发基金3,240.81、华夏基金3,220.70亿元、南方基金3,138.09亿元 。 而同期 , 天弘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仅为992.09亿元 , 排名27位 。
权益类基金的总体实力羸弱 , 具体体现在单只基金存在普遍规模偏小的现象 , 没有百亿级别的基金 。 截至2020年8月18日 , 天弘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共有28只基金(份额合并统计下同)的规模在10亿元以下 , 6只基金合并规模后在1亿元以下 。 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天弘沪深300ETF联接A/C , 合并后规模为63.1902亿元(2020年6月30日数据 , 下同) 。 而天弘沪深300ETF也仅为58.5469亿元 , 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342.05亿元相比大相径庭 。
纵观天弘基金旗下的权益类基金 , 不仅是单只规模偏小 , 在业绩上也是乏善可言 。 据同花顺iFinD数据 , 2020年上半年普通型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20.63% , 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8.95% , 整体看上半年公募基金收益可观 。 而天弘基金旗下的权益类基金 , 共有21只(份额分拆统计)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低于20% , 其中8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低于10% , 此外更是有2只QDII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负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