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36氪领读 | 内资券商MD讲述光鲜背后的真实投行故事( 四 )


最后还想告诉大家 , 在你们身边可能有些同学能够获取投行实习留用的机会 , 毕业后直接进入投行工作 。 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有做这份工作的能力 , 也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比你们优秀 。 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运气好 , 正好遇到了合适的机会 , 赶上了行业的扩招 。
对于这些运气好的朋友 ,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 , 你们能珍惜自己获得的机会 , 千万不要错把运气当成实力 。 毕竟投行这个行业 , 知识和人员的更新迭代都是很快的 , 尤其是在整个行业发展波动比较大的时期 , 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 如果你们进入投行后就放松了自己 , 而不是努力进步 , 那么同样会被行业所淘汰 。
3、初入投行的年轻朋友 , 社交是否是必要的?是应该更倾向于精细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是多出去寻找社交机会?您有哪些建议?
我知道 , 您问题里所说的这个“社交” , 并不是单纯指为了交朋友 , 更多地是想通过社交 , 建立起自己的职场人脉和社会关系 , 以及通过社交挖掘业务上的客户 。 很多初入投行的年轻人有这种想法没有错 , 因为投行式的社交 , 本质就是为了建立职场人脉和社会关系 , 从而挖掘业务上的客户 。
但在我看来 , 对于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来说 , 把这种社交由想法变为现实 , 即便会有效果 , 也是很小的 , 有时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 。 因为在如今这个年代 , 投行应聘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 , 很多年轻人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为进入投行做各种准备 。
所以能够进入投行的新人 , 很多都是校园象牙塔里最顶尖的那一拨 , 读书考证不在话下 , 但在社会阅历和情商方面 , 除非本身比较早熟 , 大部分应该都还属于正常水平 。 甚至有些年轻的朋友 , 读书时把精力几乎都放在考证上 , 为人处世的情商可能还达不到正常水平 。

【青年|36氪领读 | 内资券商MD讲述光鲜背后的真实投行故事】所以 , 如果工作还没几年 , 就抱着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去社交 , 会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水平不够 。 运气好的 , 可能也就是碰壁几次而已 , 比如满足投行融资条件的客户 , 门槛早就被投行从业人员踩烂了 , 刚入行的你搭上无数关系 , 最后连大门都进不去 。
运气差的 , 比如在面对不满足投行融资条件的皮包公司时 , 资深从业人员能一眼看透 , 从而纷纷绕坑而行 , 而刚入行的你可能会把别人当个宝 , 三言两语就被忽悠到前台 , 最终人家满载而归飞到海外小岛 , 你则落得个锒铛入狱的结局 。
因此 , 当你们处在这个阶段时 , 更应该去做的是 , 继续保持你们在校园里或者刚入行时的那种单纯和质朴 , 遵从自己的天性 。 年轻人就应该在行业里、在工作中正常交朋友 , 交往三观一致、可以信任的朋友 , 在大家尚且不必出于职业需要而委曲求全的时候 , 更应该好好珍惜这个阶段 。 未来也许有一天 , 在你们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候 , 这些朋友才能在关键时刻拉你们一把 。
4、当积累了一定的投行工作经验之后 , 您建议大家如何做出职业选择?承揽一定比承做更有发展前途吗?
当大家积累了一定的投行工作经验后 , 所面临的第一个职业选择 , 通常是承做岗位做到董事、业务董事、执行董事这类职级的时候 , 也就是作为团队中的项目执行负责人的时候 。 如果这些同行们还想继续进步 , 那么就会面临是否要转型做承揽的压力了 。
通常情况下 , 大部分的项目执行负责人会选择转型承揽 , 毕竟从表面上来看 , 承揽的收入和职级都要更高 。 但大家千万不要对此有所误解 , 觉得选择继续专心做承做 , 就没有任何上升空间了 。 这种想法肯定是错的 , 因为在我看来 , 如果继续专心做承做 , 仍然至少有三条发展路径 , 可以供大家选择 。
第一条路径 , 就是在原岗位继续深耕 , 把自己的技术水平 , 从“术”的层面逐渐往“道”的方向提升 。 具体是指 , 不能再只顾着自己技术的提高了 , 因为即便自己的技术再高 , 也只会让你在业务上越来越资深 , 或者简单地说 , 只会让你做项目的效率越来越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