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背后,上海战场最撕心裂肺的真相( 三 )

《八佰》背后,上海战场最撕心裂肺的真相
大山勇夫的目的达到了:用生命为代价进行挑衅 , 为日本正式挑起战争增加借口 。 但大山勇夫也失算了 。 因为他的死 , 同样顺了中国的意 。 打死他的 , 确实不是保安团的普通中国警察 , 而是隶属于中国正规军第二师独立旅的士兵 。正规军向日本军人开枪 , 这是有上峰授意的 。 据国军将领张发奎晚年回忆 , 这是张治中和孙元良有意安排的 , 目的是不想再像五年前一样 , 被动挨打 。跟日方一样 , 国军也打算主动挑起战争 。大山勇夫之死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 日本总领事冈本季正在第一时间就会见上海市市长俞鸿钧 , 向中国表达了日本“举国震惊”的态度 , 并要求中国军队立刻拆除在上海的一切军事工事 , 撤出一切军队 。但俞鸿钧却表现得异常强硬 , 拒绝了日本一切要求 。 俞鸿钧的强硬是有底气的 , 而他的底气则源自一个人的到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 。《八佰》背后,上海战场最撕心裂肺的真相
当时 , 上海被列为“京沪杭国防区”下的“京沪分区” , 张治中担任该分区的司令 , 下辖87、88、36师(后36师于“西安事变”期间调往陕西) , 都是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 。早在五年前一·二八事变时 , 张治中就曾率军助战上海 ,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 , 因上海不允许有正规军驻军 , 87师和88师就驻扎在上海外围的苏州、无锡地区 , 始终备战 。 后来乔装成保安团进入上海的 , 主要就是88师的部队 。早在1936年 , 张治中就提出了消灭上海的日军 , 稳定后方后 , 再出动主力部队北上对日作战 。 因为日军对华作战无非只有两个方向:华北和长江 。 但以日本的国力 , 断无可能两线作战 。 为此 , 日方也有人提出 , 如果条件允许 , 放弃华北战场 , 直接从长江朔游而上打下南京 。1937年7月30日 , 距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已过去了大半个月 , 张治中再次向蒋介石提议:日军已经在华北全线进攻了 , 与其坐以待毙等日军攻打上海 , 不如伺机先发制人 , 消灭日本驻上海的驻军以绝后患 。蒋介石听取了张治中的建议 。 为取得先机 , 大山勇夫事件后 , 蒋介石下令让张治中率军于8月11日启程 , 赶赴上海 , 并留下了一句话:“把在上海的日军 , 赶到黄浦江里去!”1937年8月12日清晨 , 张治中抵达上海南翔 。 那天的上海市民从睡梦中醒来后 , 忽然发现马路上全是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 , 这是五年以来 , 第一次在上海看到中国的正规军 。 的确 , 张治中此行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大山勇夫事件 , 因为与他共同到来的 , 还有两万多名中国士兵 。《八佰》背后,上海战场最撕心裂肺的真相
作为京沪警备司令 , 在抵达上海的这一天 , 张治中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头衔任命: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第九集团军配有全新的德械装备 , 为当时中国军队的顶备 , 王牌中的王牌 , 也是蒋介石的全部家底 。 这项人事任命既是表达自己对上海之战的决心 , 也是给地方军作出的一个表率:我已拿出全部家底 , 诸君自便 。就这样 , 在8月12日前后 , 从苏州、无锡到上海的公路上 , 满是装满士兵的卡车 , 所有通往上海的火车也同时停运 , 被辟为运兵的专列 。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 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即将打响 。张治中把第一声枪响的时间定在了8月14日 , 但历史却意外地被永远定格在了8月13日下午3时 。 当时 , 88师523团1营营长易瑾 , 率全营进驻了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规定的中日停火线:八字桥 。《八佰》背后,上海战场最撕心裂肺的真相
八字桥之战随后 , 该营迎面撞上了扑面而来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 。 双方都没有任何犹豫 , 同时开火 。 战报被送到了师长孙元良处 , 当日 , 张治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此日吾民族已临最后关头 , 此日吾人亦陷于生死线上 。 ”淞沪会战 , 也称第二次淞沪抗战 , 正式打响 。据参战的中国老兵陆镇华回忆 , 当时天不亮就吃早饭 , 等天完全黑了再吃晚饭 , 因为白天不能做饭 , 做饭的烟火马上就会引来日寇飞机的轰炸 。 当时耳边全是连续不停的炮火声 , 河两岸枪炮齐鸣 , 50多米宽的河面被燃烧的烈火烧红了 。 头上的飞机 , 经常是3架、9架、12架地飞过 。但再多不顾性命的前线将士也抵不过决策者战略上的失误 。冯玉祥、李宗仁等国军将领一早就指出 , 上海被江海包围 , 有利于日本海空力量发扬机动与火力优势 , 不利于以陆军或步兵为主的国军 。 此时国军应避敌锋芒 , 逐步后撤 , 加大防御纵深 , 依托上海后方的国防防线等有利阵地来消耗日军 。 可是 , 蒋介石却为了“国际影响”不许部队后撤 。淞沪会战早期 , 国军的人数优势发挥了一定作用 , 战争异常激烈 , 中日双方均付出了惨烈代价 。 西方甚至称这场战役是“人肉磨坊” 。 但这个对双方来说都是“人肉磨坊”的战场 , 却逐渐变成了中国军队的大熔炉 。 中国部队一填进去就熔化了 , 每天一个又一个师被投入这座大熔炉 , 有的不到3小时就死了一半 。到了10月 , 中国军队的人数优势已起不到丝毫作用 。 与此同时 , 日本正在秘密组建军队准备对中国军队进行大包围 。 10月15日 , 淞沪战局再度告急 。 正在此时 , 从广西调来的第21集团军抵达淞沪前线 。第21集团军属李宗仁、白崇禧桂系王牌部队 , 以能打能拼在地方军中享有威名 。 白崇禧对自己部队的战斗力极为自负 , 当时战役的关键区域在大场 。 中国军队必须以一支主力突击部队主动出击 , 扭转局面 。 白崇禧接下了这个任务 , 但仅仅数天 , 仅旅长即阵亡六七人 。 所属三个师在大场周围的反击也均告失利 , 部队被迫撤退 。10月23日 , 日军趁胜反扑 , 兵锋直指大场 。 在各种火炮、飞机集中轰炸下 , 大场周围方圆数里 , 几为焦土 。 日军接着又以40余辆战车为前导 , 掩护步兵夺占多处阵地 。 两天后 , 守卫大场的第18师几乎全军覆没 , 师长朱耀华悲愤难当 , 当即拔枪自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