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背后,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爷”

《九品芝麻官》背后,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爷”。原始标题:《九品芝麻官》爆笑剧情背后 , 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爷”
《九品芝麻官》背后,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爷”。作者杨丛鱼
上世纪90年代 , 王晶和周星驰合作的电影《九品芝麻官》凭借无厘头的爆笑剧情火遍中国 。 除了流传的搞笑台词和经典桥段以外 ,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公正廉明匾”从摇摇欲坠、蛛网尘封 , 到光洁如新、熠熠生辉——这个镜头是对主角包龙星官场生涯的最好写照 。《九品芝麻官》背后,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爷”
从九品官员包龙星 , 起初为了区区一两白银 , 不惜冤枉黄老秋夫妇、落得个“包大人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后来又在三万两白银的“黄金屋”诱惑之下 , 掉入方唐镜的陷阱 , 被判死刑;最后 , 越狱成功的包龙星 , 经历了千惊万险、千辛万苦 , 为被误判的秦小莲平反 , 就这样用自己的血与汗将公正廉明匾“擦”得锃亮反光之后 , 辞官从商 。这部经典影片的爆笑剧情背后 , 其实是清王朝庞大的候补官群体的悲惨命运 , 更是大清政治史中一个让人不得不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买卖官职这事儿在古代的中国 , 朝廷卖官鬻爵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 其在秦始皇时就已经出现了 , 那时候“以爵换粟” , 以应对蝗灾和瘟疫;朝廷出卖的只是官爵 , 也就是“鬻爵” , 购买者有爵无权 。 到了汉恒帝时 , 才开始卖实职 , 也就是“卖官” 。清朝是买卖官职最泛滥的朝代 , 泛滥到什么地步呢?朝廷把官职明码标价 , 按俸禄和等级依次抬高价格 , 只要有钱 , 甚至有和尚买官的 。 “买官”这事儿在清朝 , 正儿八经形成了制度——捐纳制度 。 捐纳制度和科举制度相辅相成 , 构成了清朝官员的两大来路 。 捐官名目繁多 , 比如捐实官、捐出身 , 还有花钱买监生资格去国子监读书等 。而买官的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大多分为两种 , 一种是屡试不第的官宦子弟 , 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家庭条件中等偏上 , 捐官来谋求个铁饭碗 。 另一种是商人 , 腰缠万贯 , 但是出身卑微、地位低贱 , 为了将“富”与“贵”结合 , 买个官做做 , 获得尊重和话语权 。二.候补官到底有多苦命按理说 , 这官职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挖好了的——买官的人那么多 , 但是官位毕竟有限 , 所以 , 买官买的只是一个候补 , 要真想有实权就得排队等 , 于是就有了清朝庞大的候补官群体 。 要想得以补缺 , 要去投供 , 也就是向吏部报道 , 再用抽签决定去哪里候补 。 候补期间 , 他们或当差 , 或署缺 , 或赋闲 , 大多生活凄苦 。其实 , 清朝前期的候补官员并不多 。 捐纳制度的完善 , 主要是从康熙开始的 。 康熙十三年 , 三藩动乱 ,戈尔丹反叛 , 军队南征北战需要大量粮饷 。 为了解决燃眉之急 , 康熙想出了一个办法 , 那就是——所有向国家捐钱的人 , 他们的孩子可以进入国子监 , 并且获得官职 。 在一个崇尚读书、以官为荣的社会 , 这项政令的影响不言而喻 。 一句“三年清知府 , 十万雪花银”背后 , 是多少为了捐官而倾家荡产的人 。 《九品芝麻官》背后,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爷”
一个想卖 , 一个愿买 , 那么衙门里的候补官数量有多庞大 , 就可想而知了 。 有人用“官多如鲫”来形容冗官的局面 。 据统计 , 晚清候补官员是正式编制的六倍多 。 甚至有史书记载:在同治末年 , 江苏道员只缺二三个 , 候补却有六七十员;府州县通判可外补的也只有十几个 , 候补却达到一千余人!候补官虽然也算半个官 , 但却没有实权 , 僧多粥少 , 所以是不给他们发工资的 。 试想一个敲髓撒膏买到官职的平民 , 在家徒四壁、捉襟见肘的时候 , 连工资都没有 , 如何生存下去?清末县官李超琼在其《日记》中记录了他考中举人、分发江苏时 , 所遇惨象:与他需次的足有46人 , 其中有候补了20多年却连临时差事都没捞上过一次的 , 有候补几年贫死他乡的;还有一个叫王竹的老乡 , 候补了20年 , 骨瘦如柴 , 最终等来一个县令 , 却在得到消息后的几天就病死了 。 此外 , 还有很多人死于饥饿 。除了生活贫苦以外 , 他们的政治地位还十分低下 。 拿剧中的包龙星举例 , 即使他的祖先是包青天 , 而且他的老爹包不同还曾经是大官、结交了不少人物 , 包龙星也还是混得惨不忍睹 。 作为从九品官员 , 被状师欺负 , 被七品官欺负 , 甚至还被正九品官员瞧不起 。 原因就是他的身份太特殊了:候补官 。 最终他成功平反冤案 , 直接原因还是他凭奇迹般的好运气 , 在一次偶然中结交了皇帝 。 这才使得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官 , 扳倒了从一品水师提督和刑部尚书 。 面对狼群 , 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到老虎的支持 。 然而 , 值得回味的是 , 影片的结尾部分 , 皇帝驾崩了 。 这在某种意义上暗示了包龙星终将难逃被权贵报复的厄运 。三.朝廷的定时炸弹如果单看他们的遭遇 , 确实是可怜凄惨;包龙星创造奇迹、威风八面的背后 , 不知是多少候补官的血泪 。 但是清朝的候补官队伍 , 不仅自身命途多舛 , 而且对于政治来说就是一颗毒瘤 。首先 , 他们的官职毕竟是买来的 , 做生意就要讲究利润 , 再不济也要回本吧;所以这些利欲熏心的候补官们 , 一有机会便捞 。 而且捐官的成本很高 , 这就大大增加了“清廉”二字的代价 , 让清官成为政治的稀缺品 。 据记载 , 知县一职的价格是4600两银 , 而俸禄却只有60两 。 要是不受贿 , 很多人一辈子都回不了本 。 所以可以想象 , 他们等待已久 , 一旦事权到手便巧取豪夺 , 贪得无厌 , 无异于朝廷里的定时炸弹 。 剧中的包龙星还算有良心的 , 对真实的候补官和当差群体来说 , “能捞则捞 , 不能捞则日夜想着捞”已经是普遍心理和群体行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