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

李珊心情阴郁的走出写字楼,她抬头看了下天,发现整栋大楼的灯全都亮起了,此番景象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这时已经是晚上20:30分,也是她第N次那么晚下班。
【 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之所以那么晚才下班,是因为今天领导又把她单独留下痛批了一顿;和晚点下班一样,她也记不清这是领导第几次批评她了。
地铁上,她木讷的站着,仿佛被人抽掉了灵魂,脸上没有透露出任何一点神气。耳边,又想起领导的怒吼:“你怎么什么事都给我搞砸了!靠谱点行不行?你脑子生锈了还是咋地?”她没敢再想下去,感觉这些话像一把没有温度的刀直刺自己的心头,她无奈的打开手机转移注意力。
 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
文章图片

原来,今天领导告知她有个朋友要来公司,但由于自己出差刚下飞机,正在往公司赶,先让李珊帮忙招呼一下。电话里,领导和李珊说:“今天老王过来我们这谈点业务,你帮我好好招呼一下,我下午四点下飞机,估计两个小时后才能到公司。”
李珊对领导突然的安排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不过缓了一会后,她才回过神:不就是招待客户嘛!也不算难。所以,领导的朋友到公司后,李珊先带他去吃了个饭,再领回办公室坐等领导回来。
李珊刻意把自己的神态调整到最佳,想尽力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但由于等人的过程实在太枯燥,她和客户闲聊了起来,扯了很多有的没的,最后主动还邀请客户打手游打发时间。正当她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领导回来了。推门进办公室的一瞬间,领导的脸瞬间阴了下来。
领导给李珊布置的是招待好他的“老朋友”,李珊也照做了,在领导赶路的这段时间,成功让客户从“无聊”变得“有聊”。看似很完美的让客户度过了这段尴尬的时间,但领导交办给她的任务,目的并不是和客户“打发时间”。由于没能正确理解到领导意图,她办事出现了以下的误区:
1.机械的执行,只接收到50%的信息,不懂揣摩领导的话中话
2.盲目自信,自认完美,看待事情无法跳出自己的维度、视角
3.缺乏管理者的思维,不能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4.办事抓错重点,无法找出事情的“根本矛盾”
 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
文章图片

领导的真实用意不仅仅是让李珊招待老朋友那么简单,交办给她这个任务,其实还包含着这些期许:
1.希望代替自己招呼好老朋友
2.希望李珊能把这段时间好好利用,增进客情
3.希望李珊能展示一些公司的东西给他看,为谈业务做提前准备
4.希望李珊给老王留下好的印象,体现公司员工的素养及公司的精神面貌
5.希望利用这段时间的交谈,增加达成交易的概率
在领导的话里,隐藏着这么多含义,但李珊却只做到了最初级的一点,而且完成的还不甚理想。造成这个局面,是因为李珊总站在自己的维度想问题,没法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面前的事情,以至于太过于机械的执行接收到的每一个任务,也不去思考其任务背后的目的;其本质上这是一种升维思考能力的欠缺。
升维思考能力,表意指以更高的维度思考事物的能力;在问题解决时,指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
就像李珊的“员工思维”之于领导的“管理者思维”,就是一种思维层次的升级。
 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
文章图片

升维的概念,最初在刘慈欣的《三体》中提及,外星人使用尖端科技站在更高的维度,制作出一系列毁灭地球的计划。基于它们掌握了高维度的技术,使得它们对人类了如指掌。而在职场中,若能借助更高维度的思考,那完成工作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在这举个更通俗的例子:蚂蚁的世界只有左右前后,只有长宽而没有高度,如果前面有一堵墙,它们只会在墙角打转转,想尽办法绕开;但对于蚂蚱来说,它们的世界是三维的,面对同一一堵墙的时候,它们轻松一跃就跳过去了,因为借助更高的维度,它能看到更多的信息,做出的举动也更明智。
对于不同维度的思考的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越低维度的思考,能看到的就越少,反之能看到的就更多。就像李珊,以员工的思维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时,就永远不可能想到领导背后还有那么多意图。
1. 舍本逐末,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
职场中,各式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处理,因为工作的本质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但是,大多数问题的引发根源是同一的,但因为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环境作用,同一问题才有了纷繁复杂的表现形式。
示例一:小白是一供应商公司的采购小组长,下半年的采购任务很重,尽管他也很努力的去冲刺,想尽量完成目标,但好像于事无补。最近他发现,自己采购回来的货品好像和客户的需求完全对不上,客户需要的货品总是不能及时补货,但客户不需要的货品又会堆积,于是他开始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
 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
文章图片

后来,他简单的推算出,是自己采购的时候没看清具体数字,于是解决方案就是下次采购时多长点心。但其实,问题并不是源于他看错了数目,而是因为公司对于数据的预估不准确造成的,所以才会屡次造成误差。小白想努力做好,但是他没能跳出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还有哪些可能的因素在无形影响,所以他就不可能想出正确的答案,采购谜题也会一直伴随他的职业生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