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马论|康凌|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 三 )
本文插图
中国诗歌会会刊《新诗歌》
汤姆森坚持道 , “诗歌的技艺”(poetic artifice)——指一切“使得诗歌区别于散文的节奏、语音、口语和逻辑手法”——是诗歌的不可妥协的核心 。在某种意义上 , 理解左翼文学的困难之处 , 恰恰在于如何把握“溢出”了传统的政治考量之外的、拒绝妥协的“剩余物” 。 对左翼的政治的批判必须同时是对左翼的诗学与技艺的批判 , 因而 , 进一步追究作为“听觉艺术”的左翼朗诵诗的形式特征 , 不仅不意味着去政治化的、“纯形式”的研究;相反 , 它要求我们对形式的历史生成与情感潜能进行真正的历史分析 , 由此打开一个为文学与政治的简单对立所遮蔽的 , 更广阔与复杂的论述空间 。 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诗歌的声音究竟如何感动听众?或者说 , 听觉经验作为一种情感机制 , 如何在诗歌中运作?声音如何“组织”(塑造、动员 , 乃至转化)大众?如何触及听众的身体记忆与感知?或是触及听众的政治经验与智性反思?声音本身的“集体性” , 除了音量的传播外 , 是否还有其他的构造原理与作用方式?在何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宣称 , 一个听觉的“大集团”是民族的或是阶级的?更进一步地 , 上述关于声音的考量 , 如何在诗行的排布、语词的选择、韵脚的设置 , 或者笼统地说 , 如何在诗歌技艺的层面付诸实践?对于诗歌语音的经营 , 同诗歌的语义层面之间如何互动、冲突与协商?这些协商又将对语言与身体、语言与社会经验、语言与政治之关系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问题 ,本书将重访早期左翼诗朗诵运动中的诗学讨论与诗歌实践 , 并集中考察诗歌语言的“无意义”(non-meaningful)的形式特征 , 尤其是围绕着诗歌的“节奏”这一核心概念所展开的各种实验 , 以理解声音与听觉经验在左翼诗学中的意涵 。 借由对诗歌的声音的非语义的、物质性层面的分析 , 本书试图为朗诵诗与国族、大众政治之间貌似透明、直接的联系 , 补充一个更为复杂的面向 。 左翼朗诵诗中的民族主义讯息当然意在说服、转化听众的思想 , 并动员他们主动参与、投身民族主义事业;但与此同时 , 这些讯息、宣示与叙述亦始终为诗歌的音响效果、节奏样式(格律、韵脚、重音、重复等)所中介 。 “诗学的政治(化)”要求我们在更为根本的层面上回到“政治的诗学” , 回到“政治的诗艺” , 以及这些技艺所建基其上的知识土壤 。 左翼诗朗诵当然是政治化的 ,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 , 这里的“政治”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视野与话语空间里建基、展开的?左翼诗歌的节奏样式与文学传统、再现陈规、历史背景、作者观念 , 以及政治意识形态之间构成了哪些关系?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或许是我对“节奏”这一概念的强调 。 在左翼的诗歌论述中 , “节奏”常常包含着 , 或者可以与如下概念互换使用:音律、韵律、音韵、格律、节调等 。 这些概念有时指向个别字词层面的、某个音节的规律性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韵”);有时指向单首诗作层面的 , 通过音响的规律性重复、连锁、呼应等手法所构造出的听觉上的结构性与形式感;而有时则指向更为抽象的、一般的对诗歌的音乐性的概括 。 我之所以在这里使用“节奏/Rhythm”这一概念来统摄这些意项 , 并不是要取消它们之间在概念位阶上的差异以及历史特殊性 , 而是因为一方面 , 在当时的论述中 , “节奏/Rhythm”确实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用于讨论诗歌音响的语汇 ,另一方面 , 我试图强调的是 , 在当时对某个韵脚、某首诗的音响结构的设计背后 ,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更为普遍的、对于诗歌音响所具有的可能性的观念 , 它贯通着从某个细节字词的安排到朗诵诗的整体实践的各个层面的考量 。 我试图以“节奏”以及“节奏的诗学”所把握的 , 正是这种观念的生成基座与实践可能——它一方面根植于诗歌内部的音响形式特征 , 另一方面又将其与更为宏阔的政治、社会、与身体经验勾连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