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黛如画|工作第5年,每天都在混日子......”,“28岁
01两年多前 , 秋蕾(化名)来到工作室寻求帮助 , 她扎着马尾辫 , 穿着白T恤 , 整张脸只有一个巴掌大小 , 一双眼睛里更是写满了疲惫和焦灼 。
“晓璃老师 , 我真的快要受不了......”说完 , 秋蕾的眼泪如倾泻而出的洪水 , 顺着她瘦削的脸颊滚滚滑落 。
跟着秋蕾的叙述 , 事情的原委渐渐浮出了水面 。
秋蕾 , 女 , 28岁 , 出生于我国北部地区的一所乡镇上 。
秋蕾有一个弟弟 , 没错 , 正如你猜测的那样 , 秋蕾的家庭颇有些“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
为了能在家里获得父母更多的关爱 , 秋蕾刻苦学习;初升高成绩下来的那一天 , 秋蕾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 , 学校更是敲锣打鼓来到了秋蕾家里报喜 , 街坊邻居更是对秋蕾父母羡慕不已 , 啧啧夸赞他们培养出了一位“高材生” 。
然而到了高中后 , 秋蕾绝望地发现 , 不知为何 , 一上化学生物这种课程她就如坠云中 , 怎么听也听不懂 。
分班那一年 , 秋蕾想学文科 , 回去和父母商量 , 只见父母摇摇头叹口气说:“穷人家的孩子学文科有啥出路啊?没有背景根本混不开 。 还是学个技术要紧 , 以后也好找个工作 。 ”秋蕾选择了理科 。
在后来的学习中 , 她倍感吃力 , 熬夜苦读做题拼命冲刺 , 最终只考取了一所三本院校 。
这几年间 , 秋蕾几次萌发出想离职的念头 , 但她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 又担心如果离开将辜负父亲的期待 , 这使她倍感煎熬;与此同时 , 由于公司是家族企业 ,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 于是秋蕾感受到的 , 不仅是身体累 , 更重要的是心累 。“我最近总是失眠 , 感觉每天就是在混日子 , 去医院也查不出所以然 , 医生给我开了安眠药 , 我现在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 想想可怕极了!我才28岁 , 这样下去 , 又该如何是好呢?”
02秋蕾的案例颇具代表性 , 她反映出职场中相当一部分人群:他们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天性 , 始终按照他人的期待塑造自我 , 从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和主张 。
随着年岁的增长 , 他们学会了按照他人期待的样子为人处世 , 以至于年岁渐长 , 他们渐渐将这些期待和要求内化成自己的期待与要求;对自己始终不满 , 变得越来越挑剔而严苛 , 并为此深感痛苦 , 有的甚至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
也许 , 我们对“舒适区”这个概念误解了太久太久 。
1、什么是“舒适区”?舒适区这个概念 , 源于一个科普心理名词 , 它的概念比较宽泛 , 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 。
曾经有很多文章都鼓吹一个观点 , 那就是一个人想要成长 , 就要忍受不适的感觉 , 不能因为不舒服的感觉回避成长 。
乍看舒适区这个概念 , 觉得这个观点似乎很有道理 , 但仔细一想 , 如果我在舒适圈(心理舒适区)里过得很自在 , 为什么一定要跳出舒适区呢?
举个例子来说 , 比如你做老师做的很快乐 , 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 是否意味着你必须辞去老师的工作 , 当当律师、医生什么的拓展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呢?
因此 , 在我看来 , 舒适区并不可怕 , 并且还是激发你工作热情和动力的首要因素和前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