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外燕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燕墩上的乾隆御碑为什么会和天桥西侧的一样?( 四 )


文章图片


04为什么燕墩上的碑和天桥上的碑一模一样?
对于燕墩来说最有价值、也最为吸引人的是它的那两篇碑文——《帝都篇》和《皇都篇》 。
永定门外燕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燕墩上的乾隆御碑为什么会和天桥西侧的一样?
文章图片

2005年 , 这块御制碑的姊妹碑在先农坛出土 , 人们才得见“乾隆十有八年岁次(在)癸酉孟夏月御笔” 。 要说这块碑可真是历尽艰辛 , 早先这块碑立在天桥十字路口西北的斗姆宫里 , 民国时有人把它移至了先农坛东北外坛墙下 , 后来不知何人又将它移至先农坛内坛的东北角 , 埋入地下 , 现在这块碑立在首都博物馆东侧 , 有兴趣的人可前去一观 。


把碑文认认真真地读上一遍以后 , 对乾隆皇帝的历史知识和文字功底深感钦佩 。
《帝都篇》 , 他只用了300字 ,
便将尧、舜、夏、周、春秋、三国、直至元、明、清对都城的择址观一一叙述 , 还表述了最适合作为帝都的四个地方是西周镐京、东周洛邑(今洛阳)、汉唐长安(今西安)和明清北京 , 而这四个地方比起来 , 最适合定都的便是北京 。 北京西有太行山 , 东临渤海 , 南近黄河和济水 , 北有居庸关天险 。 这里既方便海上交通 , 又可以通过经商大运河 , 把南方丰富的物产运抵京师 , 具有前三个古都无法比拟的重要的战略地位 。 文中 , 乾隆认真总结了历史上帝王统治中失败的教训 , 认为“然在德不在险 , 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 , 阐述了治理国家要以德服人的理论 , 这在碑文的最后以四句诗表述得更为明确:“我有嘉宾岁来集 , 无烦控御联欢情 。 金汤百二要在德 , 兢兢永勖其钦承 。 ”正是这种以和谐治国的理念 , 使满族治国呈现出康乾时期的昌盛繁荣 。


《皇都篇》则用简练的语句叙述了北京自唐代至清朝的历史沿革 ,
描写清朝入关以来 , 富庶兴盛的景象:“玉帛奔走来梯航 , 储胥红朽余太仓 。 天衢十二九轨容 , 八旗居处按界疆 。 ”写到此处乾隆笔锋一转写出一句“富乎盛矣日中央 , 是予所惧心彷徨 。 ”表现的是居安思危的治国的理念 。


由此可见 , 乾隆御制碑具有历史、政治、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 从而也更加强化了燕墩作为文物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


那烟墩上的这座乾隆御制碑原本和天桥西侧的那座碑是一样的内容 , 为什么相同的碑要制作两块呢?



其实 , 清代乾隆皇帝在永定门内外先后立了三座1.45米宽 , 8米高的大型方石碑:第一座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永定门燕墩上立的方碑 , 碑上刻乾隆写的《帝都篇》和《皇都篇》 , 因此碑立在显要位置高墩台上 , 风光无限;第二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皇帝修建天桥至永定门石板路排水渠并重修天桥后 , 在天桥西侧重立的刻有《帝都篇》和《皇都篇》的石碑 , 规制内容与燕墩上的碑完全相同;第三座则是同时在天桥东侧立的《正阳桥疏渠记》碑 。


永定门外燕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燕墩上的乾隆御碑为什么会和天桥西侧的一样?
文章图片


文物专家王世仁先生认为 , 按古代礼仪 , 祭天应在城南郊外进行 , 天坛原在郊外 , 明代嘉靖修建外城后 , 天坛由郊外变为城内了 , 与郊祀的规定不符 。 要迁移天坛到郊外 , 或在郊外重建天坛 , 工程巨大 , 难以实施 。 乾隆对此也很纠结 , 为此他在天桥重建“国门” , 将天桥作为象征性的新国门 , 在此立刻有《帝都篇》和《皇都篇》的石碑 , 就表示天坛处在郊外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