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和明清的中轴线是重合的吗?︱明北京的中轴线和历史上中轴线有什么不同?︱( 四 )





这种既遵循王城规划的古制 , 又结合大都城所在地的地理条件 , 把全城分成南北两个半城:在南半城的中轴线上建宫城 。 南起大城的正南门丽正门 , 北止于万宁寺中心阁:而在北半城的几何中分线 , 也就是中轴线的南端建鼓楼 , 也就是齐政楼 , 再在齐整楼的正北建钟楼 , 形成一条南北向的街 , 甚至在全城的几何中心点建的“中心之台” 。 这种在城的南半部强调建设中轴线的同时 , 又在城的北半部强调几何中分线的处理手法 , 说明在规划大都城时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将中轴线东移 。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 , 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上 , 突破大都城的齐化门 , 并占领了大都 , 改称“北平” , 取“北方太平”之意 。 但是 , 为便于军事上的防守 , 就把大都城北部曾因遭遇火灾而显得较为空旷、荒凉之地让出城外----而在原北城的南五里 , 并借一条海子东流的小河作护城河 , 在它的南侧砌筑新城垣 。 这样 , 新城垣的西段正遇海子宽阔的水面 , 便不得不选择在它最窄处与原西垣相接 。 这样 , 明北京城的西北角便成了一个斜角 。 正因于此 , 也把海子原有的一片水面隔在了城外 , 这就是后来的“太平湖” , 老舍先生当年就是这里投湖自尽的 , 当然 , 现在太平湖已经消失 。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朱棣就藩北平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 , 它的长孙朱允炆即位 , 是为建文帝 。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 , 史称“靖难之役” , 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升北平为北京 , 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 并作迁都的准备 。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开始兴建北京宫殿 。 永乐八年 (410年)朱棣至北京 , 在奉天殿接受朝贺 。 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展拓北京南城 , 即将原大都城南城墙以今天的东西长安街线 , 南移二里 , 重筑新城 。 永乐十八年(42年)十一月 , 北京宫殿、城池告成 ,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 , 便以北京为京师 。


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完全继承了大都城南半城的中轴线 , 即自丽正门(后改正阳门)北上 , 经过承天门(天安门)、紫禁城、万岁山、北安门、海子桥(万宁桥)、鼓楼、钟楼 。 但有两个突出的变化: 一是把全城的几何中心点移到了万岁山 , 也就是景山;二是把原先位于中心阁之西 , 位居大都城北半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钟楼东移 , 并把它们作为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点 。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 为加强京师的防务 , 开始加筑外城 , 进而把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也移到了永定门 。 这样 , 便最终完成了我们日后所见的南起永定门 , 北上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地安门 , 北止于鼓楼、钟楼 , 全长7.8公里 , 贯通全城南北、统领全城规划建设的北京中轴线 。


正是这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北京中轴线 , 把很多重重封闭、自成空间格局的平面组织串成一体 , 形成了一条压倒一切的主轴 , 并通过它将整个北京城无论是从空间组织上 , 还是体量的安排上都完全连贯了起来 , 使整个北京城呈现出一种既跌宕起伏 , 又有极为完整的节奏感 , 从而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 明北京城的规划和中心建筑群的布局 , 不仅有其非常沉厚的中华民族理念和文化渊源 , 而且也是都城中轴线运用的最高成就 。 这是当今世界上一条最长、最伟大 , 也是最壮丽的城市中轴线 。 而清朝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

元代和明清的中轴线是重合的吗?︱明北京的中轴线和历史上中轴线有什么不同?︱
文章图片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