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_国际,国内军事|江城,一腔热血在燃烧: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五 )
迎来春夏 , 告别武汉——新的征程刚刚开始
4月 , 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 。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 。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 , 张晓鹏和战友们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走到武汉的长江边上 , 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 。
在张晓鹏的手机里 , 储存着他在武汉81天的热血记忆 。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 , 有的照片还是某一段小视频的截图 , 张晓鹏都舍不得删掉 。对他来说 , 这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 。只要看到那些照片 , 81天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 。
在武汉的最后十几天里 , 其实也是张晓鹏难得能够放松一点的时候 。这个曾经总觉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钢铁直男” , 终于在连续赶路后放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光 。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 张晓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他甚至还记得19年前与导师陈薇第一次“神奇的见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武汉抗疫一线 , 陈薇院士与张晓鹏 。邵龙飞摄
2001年 , 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的张晓鹏被分配到了原军事医学科学院 。来到研究所后 , 政治部领导找张晓鹏谈心 , 了解岗位具体分配意向 。等候期间 , 恰巧碰见了来机关办事的陈薇 。
“刚毕业?”“学什么的?”“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
三个连珠炮的问题让年轻的张晓鹏有点“懵” 。紧接着 , 张晓鹏调整情绪 , 答应了陈薇 。就这样 , 张晓鹏成了陈薇团队里的一员 , 后来又成为陈薇院士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 成为院士团队众多学生中的“大师兄” 。
像是默契一般 , 这么多年来 , 陈薇和张晓鹏谁都没再谈起过第一次见面时 , 为什么一个当即拍板要了刚毕业的毛头小子 , 为什么一个只见第一面就同意了跟着她学习 。
“大概是缘分吧!”19年后 , 张晓鹏依旧没有问陈薇 , 只是用一个以往不太会从他口中说出的词——缘分 , 来形容他与导师的情分 。
这些年来 , 陈薇院士相继攻克了诸多生物安全领域的重难点问题 , 而当年她在“路边捡来”的张晓鹏 , 也成为她身边重要的助手 。师徒之间经常会探讨各种学术问题 , 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争吵 , 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始终很深 。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陈薇院士科研团队中的一员 , 张晓鹏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埃博拉防控等重要任务 , 而陈薇的一言一行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张晓鹏 , 科研上一丝不苟 , 教学上严于律己 , 更重要的是 , 师徒二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汉抗疫一线 , 正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张晓鹏(左)和张章 。张振威摄
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文职人员张章在武汉时一直与张晓鹏搭班工作 。在他的心中 , 张晓鹏是他的师兄 , 也是他值得学习的人 。
“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 , 尤其是极度重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哪怕开始看上去与实验目的无关 。”张章这样形容张晓鹏的认真 , 而张晓鹏的回答是:“实验结果非常宝贵 , 要从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 , 唯有认真再认真 。”
“师兄的‘认真’是方方面面的 。”张章指着一张照片说 。照片里 , 几十箱打包好的物资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 , 拍摄时间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武汉撤出的前夜 。
在过去的5天里 , 张晓鹏带着张章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 张章说现在的自己“都快被师兄带出了‘强迫症’” 。
“几十台大型设备 , 上百项物资种类 , 师兄收拾得整整齐齐、妥妥当当 。我当时还跟他开玩笑 , 这么细心的男人我还是头回碰见 。”
推荐阅读
- 国际军事,特朗普|特朗普发表接受提名演讲称面临史上“最重要”美国大选
- 新冠肺炎_国际|美军航母打破记录,连续航行206天,恐慌疫情都不敢靠港
- 车组|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2020”空降排战车追逐赛 中国参赛队取得优异成绩
- 队员|“国际军事比赛—2020”汽车能手项目收官 中国队勇夺接力赛第二
- 国际军事|拦截弹道导弹失败 美军新型“爱国者”导弹拦截试射竟哑火
- 国际军事,迈克·蓬佩奥|美国在安理会两次碰壁,蓬佩奥贼心不死,第三次挑起对伊行动
- 国际军事|土耳其军工业发展快问题多
- 国际军事|俄舰机美近海军演,“后备警察”部队随时出动
- 国际军事|一款令人生畏的俄罗斯导弹:不管哪个国家想买,美国都第一个反对
- 军事演习,国际军事|“国际军事比赛-2020”“空降排”项目单兵两项赛中国参赛队取得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