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专访莫言:打铁要低后手,写小说也要低后手( 二 )
作为文学工作者 , 我们还承担着一个特别重大的责任 , 就是丰富和发展我们民族的语言 。 一个文学家首先是一个对本民族语言做出贡献的语言学家 , 他丰富了我们的母语 , 使我们的母语更带感情色彩 , 更有表现力 , 更婉转、更美好 。 你想想鲁迅、老舍、朱自清……我们现代汉语就是在这些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基础上构建和丰富起来的 , 他们的作品构成了现代汉语的基石 。
“在邮票大的乡土上挖一口深井”
采访人员: 正如鲁迅小说里的“鲁镇” , 老舍笔下的“北平城” , 你的小说里有一个永远的“高密东北乡” , 从事创作几十年来 , 你不断把这个“邮票大小的地方”讲给国内外读者 , 作家的“故乡”究竟有什么魅力 , 吸引着那么多读者?
莫言: 有的作家一辈子写他邮票那么大的一块乡土 , 却挖出一口深井 , 冒出旺盛的泉水 。 受此启发 , 我生发出一个雄心——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 世界地图上很难找到这个地方 , 但在世界文学地图上 , 应该有一个“高密东北乡” 。
现实的乡土是根 , 文学的乡土顺着这条根不断生长 。 家乡养育了作家 , 也养育了作家的文学 。 作家生于斯、长于斯 , 喝了这个地方的水 , 吃了这里的庄稼长大成人 。 在高密东北乡我度过了我的青少年时期 , 在这里接受教育 , 恋爱、结婚、生女 , 认识无数的朋友 , 听过无数的故事 , 这些都成为我后来创作的重要资源 。 但作家的真实故乡和他笔下的故乡 , 区别是很大的 。 一个人要连续地写作30年 , 个人经验无论多么丰富 , 都会很快耗尽 , 这就需要不断开扩生活面 , 以更加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 不断地从外部世界汲取写作的素材——把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历 , 把别人的故事当作自己的故事 , 再加上自己的加工想象 , 使创作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气象 , 并形成自己的文学世界 。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 正如你所说 , 每个作家的经验都是有限的 , 每个作家都不希望重复自己、重复别人 , 而是希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
莫言: 这是一个作家一辈子的事情 。
创新首先来自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 早些年我坐火车从高密回北京 , 需要十几个小时 , 现在只要四个小时 。 国家发展很快 , 社会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 过去我作品里描写的很多乡村人物形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 而一批具有时代感的年轻的人物形象 , 出现在乡村、城市以及各个领域的舞台上 , 这给作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丰富的、多样性的创作资源 。 作为生活的艺术反映者 , 作家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
说起创新 , 我想起作家史铁生一句话:新的角度决定于心灵的观看 。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 , 却意味深长 。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 一般人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固化 , 但作家看问题的角度应该千变万化 。 写作者心眼儿一定要活泛 。 所谓活泛 , 就是不断地调整角度 , 既借助外物观照内心 , 又借助内心观照外物 。 这些新生活 , 这些新经验 , 给我们提供了观照内心的新角度;同样 , 我们内心的新角度亦能发现事物到底新在何处 。 这也许就是新的文学 。
“人类共通情感是艺术交流的心理基础”
采访人员: 你的创作多取材乡村生活和民间文化 , 受地方戏曲等民间艺术影响很深 , 同时你上世纪8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时候 , 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 受到世界文学潮流的影响 。
莫言: 我们这一代作家是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往前走 , 曹雪芹、蒲松龄、巴金、老舍、赵树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巴尔扎克、雨果都是我不曾谋面的“导师” 。 改革开放后 , 拉美文学传到中国 , 对我们这些80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但我很快就清醒认识到 , 对外国文学的学习不能止于模仿 , 真正的借鉴是不留痕迹的 。 更重要的是 , 中国作家要创造中国的文学 , 必须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 要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寻根 , 也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丰富的素材 , 只有不断地向生活索取 , 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 。
推荐阅读
- 女性|专访Plug and Play中国CEO徐洁平:创业者需要有轴劲儿
- 心疼自己|王一博最新专访,眼含泪光惹人疼,疑意外曝227后给肖战发信息
- 青年|指定出演《穿越火线》?代露娃接受专访回应:试戏半年才拿到角色
- 消息资讯|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专业——专访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助理谢金鹏
- 网红|“网红”还是“大师”?专访方锦龙:大家喜欢我,因为我的东西比较俗
- 行业|蓝鲸专访|闪送杜尚骉:新入局者将推动行业增长,未来继续专注于C2C市场
- 时政外交|人民日报钟声:单边主义不得人心
- 神秘|专访孔雁:《摩天大楼》中最神秘的“预言家”,用演技解锁无限可能
- 电影节|人民日报:银幕传递信心与力量
- 消息资讯|重视多元化培养 拓展国际化视野—专访西安工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朱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