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唐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为什么如此艰辛

诞生于隋朝 , 并在唐代进一步发展的科举制度 , 是中国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 。不同于汉代以品德取人的察举制(贤良方正、孝子廉吏为主)、魏晋南北朝看重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 科举制度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 , 更为客观 。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常举与制举 , 常举为常年按制度举行的考试 , 制举则是因皇帝需要临时下诏举行 , 性质类似清代不定期加开的“恩科” 。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与明算六科 。
隋唐|唐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为什么如此艰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初时 , 秀才高于明经、进士科之上 , 但要求举人经通时事又要引经据典、提出治国方略 , 对当时士人来说难度相当高 , 加上部分文人醉心于词藻 , 应试者稀 , 遂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被废 。明经科考试内容主要测验对经典的记忆 , 不仅要背诵还要熟悉儒家等思想经典 , 因此以经学传家的世家子弟较有优势;而进士科的考试则较为灵活 , 考“时务策” , 策文内容有礼制、刑律、诉讼、治国等问题 , 让求才的朝廷与参加考试的考生彼此都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 。
由于隋唐两代皇室都是出自北朝西魏、籍贯为在关中盆地与陇西一带的胡汉融合世族 , 称作“关陇集团” 。在武则天主政其间 , 为打击握有庞大政治权力、以李唐皇室为代表的关陇集团 , 她加开制举还扶持不少寒门进士 , 陈寅恪研究“及武后柄政 , 大崇文章之选 , 破格用人 , 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 。武则天在位时提拔张柬之、宋璟等进士出身的寒门士人出任秋官侍郎(刑部侍郎)、御史中丞等朝廷要职 , 以此排除旧势力 。而在武则天之后 , 唐代科举考试以进士为尊 , 宰相多是进士出身 。
隋唐|唐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为什么如此艰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较于世家大族 , 一般人家要考科举可谓艰辛万分 。然而只要考上 , “进士者 , 谓可进而授之爵禄也” , 就能让家族的社会经济地位立刻翻身 , 便吸引不少贫困的寒门子弟应试 。如诗人元稹在《同州刺史谢上表》曾写道:“臣八岁丧父 , 家贫无业 。母兄乞丐以供资养 。衣不布体 , 食不充肠” , 可见在金榜题名前 , 寒门考生本人与其家庭生活有多艰难 。
考生在应举过程中的所有开销费用称为“举资” 。除了衣食花费外 , 穷人家如果买不起马、驴 , 那只能徒步去考试 , 到京城考试路途遥远 , 花费的交通时间少则十天半个月 , 多则数月以上 , 途中经过渡口还要缴纳一定的“僦船之资” 。学者估算 , 考生抵达京城到考试放榜 , 至少会停留四个月 , 其间的寓居、衣食、蜡烛、煤炭、书籍文具等“举资”总和相当惊人 , 更不用说为了有朝金榜题名在京城长居的文人了 。《太平广记》曾载 , 将领刑君牙与一名久居长安的考生张汾聊天 , 其间张提到:“在京应举 , 每年当用二千贯文 , 皆出往还” , 张汾表示待在京城 , 钱都花在人际往来上 。由于唐代科举的干投行卷之风盛行 , 士子在应试之前都会把得意之作投献名士 , 以求荣誉 , 但也需要花费不少银钱打点关系 。以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关中的物价来说 , 一斗米要价7,000钱(7贯) , 2,000贯钱可买米285斗 , 相当于一个人6年半的粮食消耗量 , 但在京城仅仅只够生活一年 。
隋唐|唐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为什么如此艰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由于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丈夫儿子是否能封妻荫子 , 如果另一半与儿子的官位品秩越高 , 那么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升 。为支持丈夫或儿子应考 , 妇女也要背负相当大的经济压力 , 许多女性长年与另一半、儿子天各一方 。专载唐代科举的笔记小说《唐摭言》曾记载一位在京城考科举三十年的考生公乘亿 , 因久居京城与妻阔别多年 , 相遇时差点认不出彼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