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杨广|生活手术刀|父子皆名将,却同样因多嘴而死,锥子刺破舌头也没用

隋唐,杨广|生活手术刀|父子皆名将,却同样因多嘴而死,锥子刺破舌头也没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漫漫历史长河中 , 贺若敦、贺若弼是非常特殊的一对父子 , 他们的人生历程相似度极高 , 都是年少成名、一路高歌却又在人生巅峰的时候急速陨落 。最可悲的是 , 作为武将 , 他们九死一生地穿过了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 , 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死在了自己的舌头上 。
大家可能有个疑问 , 同是贺姓 , 名字之中都有一个若字 , 为什么作为儿子的会犯父亲名讳 , 这在封建统治时期是十分避讳 , 甚至于大逆不道的 。细读《隋史》才明白 , 贺若是个复姓 , 源于北魏鲜卑族群 。
作为父亲的贺若敦 , 曾是北周名将 , 文韬武略 , 冠绝一时 。在平定湘洲的战役中立下大功 , 但是此人恃才傲物 , 出了名的爱抱怨 , 老是嫌官做的太小 , 其实这时候贺若敦同志已经做到了金州总管 , 主政一方 , 按现在应该是正厅级别的高官 。可是他依旧不满足 , 在一次大发怨言之后 , 彻底引发了晋公宇文护的疯狂报复 , 把他从外地调回来 , 并迫使其自杀 。
贺若敦知道自己大限将近 , 无法回头 , 为了让儿子记住这血的教训 , 不再重蹈覆辙 。临死前,他把儿子贺若弼招呼过来 , 哀痛地嘱咐“吾儿 , 为父本想平定江南 , 一统天下 , 现在是无法实现了 , 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的事业 。孩子 , 为父因为乱说话而被逼迫自杀 , 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舌头 。”
说完 , 贺若敦拿起锋利的锥子决绝地扎向儿子的舌头 , 贺若弼满口鲜血 , 惨不忍睹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锥舌诫子” 。
隋唐,杨广|生活手术刀|父子皆名将,却同样因多嘴而死,锥子刺破舌头也没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贺若敦死时才48岁 , 正值人生巅峰期 , 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史书记载贺若敦(517-565)、贺若弼(544年—607) , 如此算来 , 这一年的贺若弼应该是21岁 , 在一般孩子还在上大二的年龄 , 贺若弼早已是帝王身边的红人 。
【隋唐,杨广|生活手术刀|父子皆名将,却同样因多嘴而死,锥子刺破舌头也没用】在封建社会注重门阀子弟的大形势下 , 作为将门之后 , 簪缨之族 , 贺若弼的仕途起点要比绝大多数人高得多 , 所以没过几年 , 便因英勇善战 , 而作为高级年轻后备干部培养 。
贺若弼北周入仕时 , 正值武帝宇文邕当政 , 宇文邕对太子要求十分严格 , 而太子正值青春年少 , 有着年轻人普遍的缺点 , 那就是贪玩爱作 , 更致命的一点是他还德行不端 。但是作为太子 , 最起码的基本素质是是有的 , 那就是一定要讨好父皇 , 因为有且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性命 。
太子的隐忍、作假乃至苟且 , 无非是为了等到哪一天做了皇帝 , 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 。这桩赌注一生的买卖 , 容不得丝毫马虎 , 所以太子不能说多么有才 , 却一直恪守着与其多出妙手 , 不如减少失误的基本原则 。
有一次 , 作为上柱国的乌丸轨曾对贺若弼说:“太子这孩子靠不住啊 , 将来一定不能身担大任 。”上柱国在当时是一品大员 , 说话很有分量 。贺若弼有了父亲惨死的教训 , 脑子学会了拐弯 。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 , 只有永远的利益 。贺若弼当面对乌大人此番评论不断点头 , 还一本正经地撺掇乌丸轨将想法告诉武帝 。
这个乌大人还真去了 , 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帝 。武帝忙召问贺若弼 , 贺若弼当年可是刺过舌头的 , 语焉不详 , 频频摇头 。事后 , 乌丸轨指责贺若弼出卖了自己 。贺若弼却说:“君不密则失臣 , 臣不密则失身 , 所以不敢轻议也 。”
后来的事情就很不好玩了 , 太子继位 , 史称宣帝 , 乌丸轨因为打小报告而被诛杀 , 贺若弼不但免受其祸 , 还成了领导身边的红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