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氢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技术不断突破,产业日益壮大
技术不断突破 , 产业日益壮大
“氢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新技术 新进展⑥)
加氢三分钟 , 续航700公里 , 真正实现零排放……近年来 ,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 , “氢汽车”正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 。
前不久 , 我国金属双极板水冷电堆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 北京嘉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清华大学毛宗强技术团队 , 成功研发出40千瓦车用金属双极板水冷电堆产品 。 第三方测试结果显示 , 产品在体积功率密度、大电流持续稳定放电能力、单位面积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指标上 , 全面对标国际一流产品 , 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
那么 ,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展如何?还有哪些瓶颈?未来前景怎样?采访人员进行了采访 。
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 , 氢能被业界视为传统内燃机理想的替代解决方案
【人民日报|“氢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技术不断突破,产业日益壮大】氢能 , 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 是一种二次能源 。 它的来源多样 , 能实现终端零排放、环境友好;它的用途广泛 , 除了发电、发热 , 也是理想的交通替代能源 。
上世纪70年代起 , 氢能的独特优势被国际社会瞩目 。 一些国家积极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 。 近年来 , 我国也大力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 。 将氢能应用于汽车行业 , 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 , 是各方深思熟虑的结果 。
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毛宗强教授介绍 ,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零排放、无污染 , 被业界视为传统内燃机理想的替代解决方案 。 而且 , 氢能效能高且稳定 , 仅少量水就能制备出可观的氢气 , 再转换成电能 , 简单便利 。
从技术原理看 , 氢燃料电池由电堆、电控、供氢装置、供空气装置等部件组成 。 “电堆是组成燃料电池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核心部件 。 电堆中的氢气和氧气相遇 ,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 。 其中的技术难点在于 , 整个过程必须实现气、水、热、电、力这五个要素的相互协同 , 才能释放出最大效能 。 ”毛宗强说 。
关于氢燃料电池 , 国际通常两条技术路线并行:金属双极板水冷电堆和石墨双极板水冷电堆 。 前者在低温启动、体积与功率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 后者在可靠性、寿命和成本等方面有长处 , 是目前燃料电池商用车的首选对象 。
我国是世界上氢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 同时拥有最大的汽车市场 。 但氢燃料电堆技术距离世界领先水平 , 还有一定差距 。
专家解释 , 电堆关键技术主要由国际主流车企掌握 。 “电堆设计技术门槛高 , 对材料、加工工艺等要求极高 。 想要发展得好 ,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 ”毛宗强说 , 他率领的嘉清团队 , 就是通过提升电堆单位、缩小电堆体积等技术创新 , 降低电堆的成本 , 提升了电堆的体积功率密度 。
寻找适合的商业化路径也不容忽视 。 当下 , 国内氢能汽车多数采取“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的电电混合模式 , 未来将向纯氢燃料汽车方向发展 。 多家国内企业大胆尝试、持续攻关 , 实现氢燃料电池在大巴车、物流车、重卡、专用车等不同应用场景的产业化应用 。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 还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支撑
近年来 , 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 , 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逐渐受到关注 , “氢汽车”发展也驶入“快车道” 。 2019年 , 氢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 要求“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 , 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利用;大部分省区市出台氢能发展规划 , 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奥会也有望为产业带来新机遇……
在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主任赵吉诗看来 , 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产业导入期 , 前景广阔 。 “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6000辆 , 通过这几千辆车逐步做验证 , 有了支撑 , 就能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 , 为规模化、产业化奠定基础 。 ”
推荐阅读
- 海报新闻客户端|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加快涉海项目对接合作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趋势分析 未来几年扩产能力远超过去【组图】
- 一点资讯|以侨为“桥” 再立改革潮头 | 汕头经济特区开创特色招商引资项目 为特区发展注入生机
- IT新经济|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为1.59万亿元【组图】
- 电单车|违规投放惹祸频频 共享电单车发展路在何方?
- |德展健康:产品优势持续巩固,双轮驱动加速发展
- 德展健康:产品优势持续巩固,双轮驱动加速发展
- 中年|政协全知道|张恩迪走访两家公司,实地调研企业运营发展情况
- 上游新闻|重庆银行:推动金融科技向纵深发展 赋能全行高质量发展
- 中年|2020年中国智能立体车库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