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调仓布局|招商策略:A股仍处上行周期 调整可布局可选消费、消费电子等( 二 )


 重点调仓布局|招商策略:A股仍处上行周期 调整可布局可选消费、消费电子等
文章图片
关注机制变化背后的波动——创业板改革后交易机制变化
从历史上看,市场交易机制的变化通常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市场变化,引发市场的波动加剧。这种变化的特性用一个词描述就是“墨菲定律”:
第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第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第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简单的说,就是低估一个事件的影响,导致“害怕什么来什么”。墨菲定律在理解特朗普对华态度和政策特别有意义。
A股历史上三次机制发生过三次经典交易机制的变化,均引发了市场的剧震,分别是1996年12月开始实施涨跌停板制度,标志A股涨跌停板制度的建立;2010年3月30日实施融资融券制度以及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标志A股做空机制的设立;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熔断制度,后取消。
此前新设立的科创板是5个交易日后设置20%涨跌停,2020年8月24日开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后第一批股票上市,存量创业板的涨跌停板放宽为20%,为1996年后针对涨跌停板制度存量部分的首次改革。
1996年12月开始实施涨跌停板制度,上涨趋势中大幅调整
1996年,由于开启降息周期,流动性大幅宽松,全年指数大涨,为了规范市场机制, A股准备实施涨跌停板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既然可以涨停,也可以跌停,因此,在此前讨论时,并未引起市场重视。1996年12月13日公布,前一天,就有投资者开始撤出市场,13日周五公布,上证指数跌5.7%。16日周一开盘,上证指数无量跌停。
至24日指数阶段性企稳,从1996年12月12日至12月24日,9个交易日跌33%。
不过,由于1997年仍然处在降息周期,因此,短期巨震后,市场进一步大涨至1997年二季度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市场才见顶。
墨菲定律在这个事件中就是,“如果可以涨停也可以跌停”那市场一定会选择跌停。
2010年3月开始实施融资融券制度,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交易
2009年,由于次贷危机爆发,货币宽松周期开启,流动性大幅宽松,全年指数大涨。到了2010年,货币环境明显恶化,超额流动性自1月初转负。不过市场仍然在1-3月震荡上行。
2010年,讨论已久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终于面世。2010年3月30日融资融券上市,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A股有了官方的杠杆机制。理论上,既可以融资买股指期货做多,也可以融券卖股指期货做空,没理由是利空。
而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指数跌1.1%,次日跌4.7%。此时正好恰逢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对金融危机的担忧再起,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全球股票市场同步大跌。
自2010年4月15日至2010年7月,各种因素共振上证指数跌24%。不过,由于经济预期恶化,央行重回宽松,2010年7月超额流动性再度转正,市场再度迎来大幅反弹并创新高。
这次墨菲定律就是,“如果可以杠杆做多也可以做空”,那市场一定会选择做空。
2016年1月,熔断机制试行,风格切换
15年,由于经济持续下行,央行连续降准降息,流动性大幅宽松,上半年指数大涨。到6月,对场外杠杆资金进行了严查,触发了市场明显调整。政府组织了救市,到8月初市场大幅反弹,但由于“811汇改”汇率大幅波动,市场再度大幅调整,至8月底见底。市场继续反弹至12月。而12月,按照我们前面的计算,超额流动性转负,流动性环境明显恶化。
2016年1月1日,熔断机制实施,1月4日,熔断试行后第一个交易日,指数跌6.8%。2016年1月,指数跌幅达25%。
2016年1月,社融增速大幅增加,经济开始逐渐改善,市场风格明显变化,低估值的金融、消费,建筑建材等板块开始持续上涨。
这次墨菲定律就是,“如果可以向上熔断也可以向下熔断”,那市场一定会选择向下熔断。
以上三次机制改变造成市场调整,都是在前期市场在流动性推动下明显上涨,后流动性边际恶化,同时估值在相对高位,机制的改变触发了市场波动加剧,触发了机制中向下动能,发生“墨菲定律”。在短期剧烈调整后,1997年和2010年下半年是流动性继续改善,市场沿着原来方向继续运行并创新高;2016年则是社融明显改善,流动性并未再明显改善,那发生了从流动性到基本面的风格切换。低估值板块开始逐渐占优。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第一批股票上市,同时存量股票变为20%涨跌停板
8月14日晚间,深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深交所计划于8月24日组织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与科创板交易规则相似,创业板注册制后,上市公司上市后的前5日不限制涨跌幅,5日后涨跌幅放大为20%。存量部分交易机制也相应调整,涨跌停板变为20%。
和上面几次机制变动类似的是,前期由于流动性明显改善,创业板指大幅上涨,2019年涨幅达到43.8%,2020年至今涨幅为48.4%。创业板指静态估值达到72.6倍,处在历史最高的区间。同时,宏观流动性边际变为中性,超额流动性转负。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板迎来了机制改革。
我们在8月报中已经论述过,如果创业板快速下跌,在原有机制之下,投资者交易习惯等因素保持,市场短期时调整波动相对较小。而20%的涨跌停板机制下,市场波动加剧的概率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