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二 )


买水果的老两口一唱一和地讨价还价 , 相比于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 , 她们似乎更适合用“朝气”来形容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动人的不是老街 , 而是老街里的人市场背后的一个小路口 , 车子将货拉到了后 , 打工的人在这里为雇主拉货 , 天热得人一点都不想动 , 但他们积极地劳动 , 挣的全是汗水钱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随意走进其中的一间老楼 , 虽然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窄得阳光都晒不进来 , 但这可是当时很前沿的建筑了 。 楼梯和过道干净的地面 , 增加了楼里人的幸福感 。 底楼的老年活动室里 , 传出来一阵又一阵欢笑声 , 伴随着张张清脆的麻将声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一条狭窄的小巷子里 , 墙上挂面大方镜 , 镜前摆上一张木椅 , 两三个平方的空间就是理发场所了 。 墙壁上挂几块旧毛巾和装热水的桶 , 街坊在这里剪了十几年的头了 , 好像只理男的 。 理发费从两元、三元、五元涨到现在的十元、十五元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为了生计 , 低层住户把家改造成了理发店、杂货铺、五金店的 , 随处可见…即便是这里的环境简陋 , 却人来人往从不缺少生意 , 处处都是人情味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这条街上除去原住民之外 , 还寄居着不少人外来务工人员 。 电线密集地排在头顶 , 然后又延伸到每家每户里 , 为这群徘徊在城市边缘的人们提供着最为廉价的温情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鲁祖街 , 被低估的美食天堂鲁祖庙除了有著名的花市和菜场外 , 还保留了很多有时代记忆的美食 。 在私营餐厅不那么流行的时代 , 山城羊肉馆的羊肉汤锅是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 很多重庆人是从小吃到大 。 在香气四溢的羊肉汤里 , 下一筲箕豌豆尖和白萝卜 , 略微煮个几秒钟 , 就被一桌人抢个精光 。 店里从不打广告 , 仅此一家不开分店 , 可以说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恒明银丝面 , 开了二十几年的鸡汤肚条银丝面 , 是除了重庆小面的第二选择 。 用细细的干面下锅 , 为的就是不让水面的碱性破坏汤底的鲜美 , 银丝面是重庆小面中的一股清流 。 银丝面口味偏淡 , 以鲜为其特点 。 除了面 , 还可以配他家的自家卤菜 , 那简直是绝配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陶记面庄的老板外号“杨百万” , 这家店是本地人的饭点根据地 , 点一碗干溜豌杂 , 配它家现磨的花生热浆 , 滑沙的豌豆和咸香的杂酱裹着劲道回弹的面条下肚 , 这是归属于生活在鲁祖庙附近的人从小到大的味觉记忆 , 除了味觉记忆外 , 他的女儿杨三妹作为“花市一枝花” , 也成了这条街上的视觉记忆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无名豆花饭 , 菜单在黑板上 , 不管你是游客还是附近上班上学的人 , 都能够在这里饱腹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邓莽子火锅 , 一家缩在地下停车库里的火锅店 , 小小的一块招牌 , 斑驳的墙面 , 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 。 大概店家对自己的火锅底料和味道很有信心 , 所以店内一直保持着之前的装修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除了美食 , 鲁祖庙最迷人的地方始终要回到它的烟火气上 , 早上出门楼下就有现炸的油条和豆浆的 , 在这里可以拒绝电影里的唯美 , 可以拒绝西餐的仪式 , 但没有办法拒绝俗世烟火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一直相信新旧可以共生 , 而鲁祖庙就是一个证明的存在 。 从繁华的解放碑钻进这条老街 , 总能让人的心平静下来 , 最后回归 。如今 , 城市要更好的发展 , 改造是避免不了的 。 现在的这里 , 既不是粗暴的全拆重建 , 也不是要圈起来收门票供人参观 , 而是与时代结合 , 同时还保有历史的痕迹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随着重庆名气的提升 , 鲁祖庙也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 但幸好 , 这里一直保留着老重庆的味道 。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 , 这里会变得大一点 , 再大一点 , 但只要人在 , 景在 , 关于鲁祖庙的故事就在 。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