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从李坤“谁知盘中餐”认识李坤

刘工:从李坤“谁知盘中餐”认识李坤 。在中国历史上 , 李坤一首“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的诗广为流传 。 恐怕念过小学的肄业生都会背诵 。李坤 , 何许人也?他是唐朝宰相 。 此人诗写的一流 ,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 , 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先锋 。 从李绅的履历知晓 , 他六岁丧父 , 为出人头地少时苦读 , 青年时发奋 , 三十出头中进士 , 步入官场 , 一路升迁至宰相 。据说 , 李坤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 , 以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 , 博得世人赞誉 。 因此 , 李坤被誉为悯农诗人 。 其实 , 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 , 却再也没有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 , 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败高官 。 当然 , 李绅的腐败不是案发后定罪的 , 与他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 。当然 , 韩愈也是从小苦读 , 但步入官场后屡遭贬谪 。 贾岛从和尚到官场 , 一生穷愁 , 刚要升迁却未任病逝 。 虽然 , 刘禹锡和李贺出身官宦人家 , 但两人仕途失意 , 贬谪生涯让后人浮想联翩 。 这四人与李坤相比 , 混得没有李坤好 , 耻笑李坤也是合情合理 。 用现代的认识诊脉 , 这四人存有嫉妒心 。那么李坤为何混得比这四人好呢?解释只有一个 , 因为李坤会做官 , 也会作诗 。 如果说 , 李坤以《悯农二首》成名于世 , 不如说《悯农二首》是他从政的开端 。 据说 , 李坤做官时的唐宪宗李纯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 , 但怎么就没有发现此人“渐次豪奢”的一面呢?或许皇帝只看他的诗文 , 不考察他的官声 。 史载 , 李绅爱吃鸡舌 , 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 , 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 此情此景没见李坤写过《吃舌一首》 , 也许写过 , 但失传了 。有道是别替古人担忧 , 李坤绝不会抒发吃喝玩乐 , 花天酒地的诗 。 因为他是大唐的高官 , 心系老百姓的疾苦是他的为官之道 。 所以后世对李绅的评价 , 说他的成就主要在于文学创作 。 因为 , 文学创作是做官的乐趣 , 没有所谓“文学”上的高度 , 如何体现政绩上的伟大呢 。 因此 , 官场“文学”就是做官的心志 , 是地地道道的官场垃圾 , 绝不是什么所谓的成就 。好生奇怪的是 , 李坤一首“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作为小学生必读诗 , 意义何在?为何不告诉小学生这首《悯农》诗出自大贪官之言?理由不得而知 。纵观李坤的官履 , 毋庸置疑 , 这种“履历”几乎代表着中国历代贪官的奋斗史 。 验证了一个人从草根到飞黄腾达的过程 , 写照了贪官借诗抒发“情怀”的宏图之志 , 欺骗世人的为民喊冤 , 鼓吹所谓“伟大成就”的荒淫社会 。迟到的正义是 , 李绅由于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滥施淫威 , 死后被定性为酷吏 , 受到了“削绅三官 , 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 那么 , 纵观中国历史 , 迟到的正义何用?既然所谓“正义”迟到了 , 这种“正义”还是“正义”吗?而且反反复复的“正义”迟到 , 恰恰证明了“正义”的本身就不“正”不“义” , 只是“正义”游戏“正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