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美国40年精英教育后果:“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三 )


《我们的孩子》和《娇惯的心灵》的作者都在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 , 也提出了他们的对策 。 但田雷认为 , 相比他们揭示的严峻问题 , 这些对策看上去都是绵软无力的 。 随着《娇惯的心灵》上市 , 田雷又重新回顾了他的这本译作 。 他说自己很想知道 , 英文版出版两年以后 , 作者们对将来会更乐观 , 还是更悲观 。 “我想应该是更悲观了 , 至少在2020年的世界里找不到太乐观的理由 。 ”
第一财经:作者们说 , 美国校园曾充满自由包容的气氛 , 现在却有着无处不在的冲突和情绪对立 。 在你看来 , 转折点发生在何时?
田雷:从2013年到2017年吧 , 这4年在美国其实是互联网世代从进入到全面占领大学的4年 , 数据也表明 , 在这一阶段 , 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和自杀率显著抬升 。
第一财经:你为什么认为作者们现在可能比《娇惯的心灵》刚出版时更为悲观?
田雷:也许可以这么回答这个问题:假如让两位作者在今天来写《娇惯的心灵》 , 他们会更容易 , 还是更困难?我想是更容易了 , 因为新材料比比皆是 , 基本上都印证了作者2018年的判断 。 比如说 , 作为一位宪法学教授 , 我就很同情美国同行、斯坦福大学麦康奈尔教授(Michael McConnell)近期的遭遇 , 他因为上网课期间 , 在讲制宪史时给学生们读了一段18世纪的材料 , 那原始材料里有种族歧视的词 , 尽管这丝毫不代表麦教授个人观点 , 随后还是引发了极大的风波 。 也许往后 , 在任何表达中 , 我们都要学会事先做预警宣告或免责声明 , 因为在“娇惯的心灵”占据网络后 , 很显然 , 有时候说者无意 , 但听者有心啊 , 这也印证了书里所说的第二种谬误:跟着感觉走 , 我只要“我觉得” 。
第一财经:《娇惯的心灵》提到 , 玩耍的失落 , 使孩子们失去了相互协商妥协的能力 , 但贫民子弟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 为什么?
田雷:也许应该结合《我们的孩子》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 很显然 , 家庭出身划出了一道鸿沟 , 富家子弟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监督下不断学习 , 穷人家的孩子却不得不放养 , 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资源 , 也往往没有时间 。 在翻译《我们的孩子》时 , 有一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帕特南和学生要去采访一位工人和他的儿子 , 结果采访当天 , 这位父亲把小女儿也带来了 , 一问原因才知道 , 父亲就是想让孩子能见识一下 , 一位高学历、也有体面工作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 。 显然 , 他们的生活中接触不到那样的文化 , 有的只是“乡下人的悲歌” 。 我最近在翻译的《寒门子弟读大学》也有类似的故事 , 穷孩子的社交面太有限 , 即便其中个别幸运的能读到精英大学 , 仍无所适从 , 精英学术空间的一切都构成了文化震撼 , 他们的有钱同学如鱼得水 , 但他们却寸步难行 。 其中讲到的一些学生 , 总让我想起这阵子中文网络上的新概念——“小镇做题家” 。 说到这里 , 我想中美之间在教育和社会流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 通过翻译这几本书 ,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 我们不能任由精英教育或者所谓meritocracy的话语来绑架我们的教育制度 , 这套话语在现实中变成了胜者通吃 , 为非常残酷的不平等来做掩饰 , 最终为之买单的是整个社会 。 美国现在出了很严重的问题 , 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这40年来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 富人胜者通吃 , 政客推特治国 , 下层社会的生活秩序几近崩溃 。
第一财经|美国40年精英教育后果:“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本文插图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美]格雷格·卢金诺夫、乔纳森·海特 著
三联书店 2020年7月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