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美国40年精英教育后果:“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看到电视剧《三十而已》里 , 烟花公司老板娘顾佳带儿子去学马术时 , 田雷产生了一丝反感 。 他觉得 , 顾佳显然对精英文化缺乏必要的反思 。 “这位优秀的女士把孩子的运动也看成是一项成功学的培养了 。 ”
话虽如此 , 四处弥漫的育儿焦虑还是会波及这个10岁男孩的父亲 。 在他和朋友的聚会中 , 孩子和房子是被谈起最多的话题 。 在田雷居住的小区 , 一个成绩优异的12岁女孩最近升入初中 , 因为排名下滑而一蹶不振 , 已经休学 , 天天在小区里玩滑板 , 让父母十分焦虑 。 他说起这件事的时候 , 也带着点感同身受的情绪:“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 从现在看未来 , 接下来的世界很可能会更加动荡不安 , 谁都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去冒险 。 ”
上个月 , 由这位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译介的新书《娇惯的心灵》出版了 。 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在为该书写的推荐语中所说:“现在的教育让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 。 ”在这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里 , 孩子们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 今年以来 , 发生在国内的中小学生自杀、自残事件已有数十起 , 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比率也逐年上升 。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通过发生在美国精英大学的故事 , 《娇惯的心灵》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
两位作者 , 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森纳·海特 , 从心理习惯的层面入手 , 指出了三个谬误:凡是伤害 , 只会让你更脆弱;以己度人 , 永远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生活是好人与恶人的战斗 。 在他们看来 , 正是弥漫在校园里的这三种错误认知 , 导致孩子的心灵越来越封闭和脆弱 。
过于强调“微侵犯” , 会使人脆弱甚至“社恐”
在两位作者眼里 ,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校园是包容多元的 , 不同的政治观点和立场都能被容纳其间 。 校园审查的力量主要来自校方 , 学生则是支持言论自由的生力军 。 到了2013年前后 , 情况有些颠倒了 。
在哈佛等不少顶尖法学院里 , 老师已无法对 “强奸”这项罪名进行讲授 , 因为课程资料可能触发有类似经历的学生的创痛 。 “在刑法学的课堂上 , 因讲述某些罪名会触发所谓的创伤回忆就避之唯恐不及 , 这就太荒谬了 , 就好像是外科医生说自己会晕血一样 。 ”田雷说 。 而“西方文学与哲学经典”这门课 , 收入了荷马、但丁、奥古斯汀、蒙田、伍尔夫等人的作品 , 旨在处理“有关人类经验的那些最困难的问题” 。 但2015年 , 4名哥伦比亚大学学生联名写文章 , 要求将许多经典文本从课程材料中删去 , 因为它们“充斥着以排斥和压迫为主题的历史和叙事” , 其中包括“触发性和冒犯性的材料 , 在课堂上导致学生身份的边缘化” 。 有些学生说 , 讨论这些文本时 , 情绪会受到极大挑战 , 它们应被去除 , 或者教授至少应在讲授这些内容前作警示 。 学生们的诉求往往会得到满足 , 可这样精心呵护导致的结果却是 , 其心灵越来越脆弱 , 能够容纳的言论尺度越来越小 。
【第一财经|美国40年精英教育后果:“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50年前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是美国大学言论自由运动的发端之地 , 可到了2017年 , 那里的学生却因为言论审查而掀起了一场全国瞩目的暴乱 。 一些学生团体反对右翼社会活动家米洛·雅诺波鲁斯到学校演讲 , 后来 , 抗议发展成“打砸抢”的暴力行动 。 蒙着面、身穿黑衣的抗议者开始殴打持不同意见的学生 , 推倒了一台照明发电机 , 用烟花射入教学楼并攻击警察、放火 , 还砸毁了一台自动提款机 。 这场骚乱的结果是 , 暴力分子得逞了 , 演讲被取消 , 校方没有公开惩罚任何一名当晚在校园里使用暴力的学生 。 作者认为 , 发生在伯克利的暴力事件是一个危险的转折点 , 这件事给抗议者上了重要的一课:暴力管用 。 在此之后 , 美国校园暴力抗议事件越来越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