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劫富济贫的时候?( 二 )

又到了劫富济贫的时候?
类似情形也发生在中国 。 疫情期间 , 电商企业市值普遍在涨 , 原因就在于:线下商店受到重创 , 人们选择安全便捷的电商服务 。拼多多的增长最为典型 , 这个以团购和低价为特色的平台 , 疫情期间大力补贴 , 鼓励消费者网上购物 。拼多多一季度成交总额翻了一倍 , 人均消费额也在稳步提升 。 这说明拼多多已经扎根市场 , 赢得越来越多人喜爱 。疫情期间电商成功 , 也带动物流企业发展 。 包括顺丰、“四通一达”在内的物流企业 , 在疫情期间不仅没有停工 , 还投入大量资源 , 帮助物资流通 。看疫情期间富豪排行榜前几名 , 从电商到物流 , 从医药到猪肉 , 他们身家上涨的道理都很好理解 。连腾讯游戏这样常受诟病的产品 , 实际上也在满足消费者需求 , 化解社会矛盾——如果不是手机游戏这样廉价的娱乐产品 , 在漫长的居家期内 , 多少家庭要闹得鸡飞狗跳 , 多少年轻人要胡乱滋事 。4值得注意的是 , 本次疫情期间大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 , 转危为安的可能性更高 。 疫情对他们似乎影响不大 , 反而带来财富剧增 , 这是否意味着大公司原罪呢?事实并非如此 。大公司在大灾难面前经常做得更好 , 有先天优势 。 它们比小公司有更充足的资本积累 , 获得的贷款援助更多 , 辗转腾挪的余地更大 。 小公司们率先倒闭 , 大公司也能苦熬待变 , 在春暖花开时收获消费者 。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 常在灾难面前显现 。 很多价值投资者主张“股票买龙头” , 道理也在其中 。又到了劫富济贫的时候?
这是市场对大公司地位的奖励 。 “大到不能倒” , 是很多创业者闯关夺隘的终极追求 , 大公司比小公司有抗风险能力 , 无可厚非 。 如果公司越大越脆弱 , 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当然 , “强者恒强”并非铁律 , 小公司在危机中杀出血路也不鲜见 。 最典型的是视频软件Zoom , 这家视频软件从300万用户增长到3亿用户 , 只花几个月时间 , 靠的是超强的技术和运营手段 。类似还有新加坡的互联网公司Sea , 这家公司在疫情期间强推游戏和网购功能 , 受到热烈追捧 , 被称作“东南亚的阿里巴巴和腾讯” , 股票在几个月里翻了超过10倍 。由此可见 , 疫情并非钟情于大公司 , 它奖励的是真正的好企业 。 迪士尼算是巨头型企业吧 , 疫情期间线下乐园全线关闭 , 它无可奈何;流媒体竞争不过奈飞(Netflix) , 只能眼睁睁着看巨额亏损发生 。大公司有的优势它没有 , 大公司的弊病它全有 , 市场毫不客气地惩罚 。 仇视大公司是现代社会的通病 , 这种一概而论忽视了企业和坏企业的差别 。5对疫情期间财富增加的财富增收巨额税收 , 会有什么后果?除了此前所说的“不正义” , 它的后果也很恶劣 。当人们无法在灾难中赚钱获利 , 那意味着灾难期间市场奖励消失 , 很多资源不再投入 。 很多人寄望于慈善帮助——和牟利的商业动机比 , 慈善的力量太小了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 , 哪里有需求 , 哪里创造供给 。 供给者的动机如何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它的实效 。一场重大火灾之后 , 消防股票全线暴涨——很多人因此指责资本主义冷酷 , 借助灾难发财 。 他们没看到 , 消防股上涨意味着更多资源进入该领域 , 给消防提供资金支持 , 这有助于防止灾难发生 。疫情也是如此 , “发灾难财”意味着满足当下需求 , 并给未来市场提供信号 , 激励他们投身于此 。又到了劫富济贫的时候?
如桑德斯所提议的那样 , 惩罚“疫情期间财富增加” , 意味着未来再遇类似灾难 , 企业家要面临考验——他做得再多 , 也许都无法获认可 , 反而要被惩罚 。 假使将来再遇疫情 , 为什么还努力生产口罩、提供电商、物流和娱乐服务呢?税收对生产的破坏 , 当下资本消耗只是其中之一 , 重要的是它阻碍企业家精神 , 让雄心勃勃、勇于进取的人们踟蹰不前 , 不能有所作为 。 这才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损失 。在当代社会 , 每一次灾难都是权力扩张的机会 。左派们借助灾难大作文章 , 推出劫富济贫的政策 , 希望达成良善愿望;他们无视经济规律和市场现实 , 任意惩罚资本积累和企业家精神 。政策造成的灾难远过于天灾 ,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惕的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