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宝|是谁在“做空”中国乳业?( 二 )


20世纪末 , 一场关于牛奶的讨论大会在北京举办 , 大会得出了一个结论——日本人长高 , 全靠喝牛奶 。 此后 , “一杯牛奶 , 强壮一个民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口号 。 第二年 , 轰轰烈烈的“学生奶”计划拉开了大幕 , 全国每个家长 ,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杯牛奶 。
最终 , 拯救中国万千父亲母亲的是一家瑞典公司——利乐 。 这种包装技术下的液态奶采用了高温闪蒸工艺 , 在不失营养的前提下使牛奶的保质期大大延长到一年以上 , 这也让全国各个地方的孩子都不用再喝奶粉了 。
1998年 , 伊利率先在国内大规模引进了瑞典利乐生产线 , 到2003年 。 伊利卖出了50亿包利乐包装液态奶 。 在一些偏远地区 , 许多人一生都没喝过新鲜的牛奶 , 但在21世纪初 , 他们的愿望实现了 。
巨大的奶量需求下 , 在那个牛奶产业链贫瘠的年代 , 奶厂自己建养殖场养奶牛显然不现实 。 在那时 , 刚从伊利走出来的牛根生喊出了“先做市场 , 再做工厂”的策略并大获成功 , 简单来说就是不建牧场 , 从奶贩子手上购买鲜奶 , 再交给工厂加工 , 最后贴牌卖出去 , 最后300万的广告换来了4000万的收入 。
但是 , 支撑起这些光鲜亮丽数据的 , 却是当年我国孱弱的养殖业 。 在当时 , 国内有超过200万个供奶农户 , 超过80%的人只有5头以下的奶牛 。 奶农们把原奶卖给奶站 , 再由奶站运送到奶制品企业 。
在巨大的需求和宽松的监管条件下 , 奶厂高价争夺奶源天天上演 。 养奶牛的人越来越多 , 他们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 就在那个年代 , 各种乱象轮番上演:黄牛染色冒充奶牛 , 为增产量近亲繁殖 , 细菌超标加抗生素 , 蛋白低了加三聚氰胺...当上游奶源得不到监管 , 最终的恶果自然熟落 。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中国乳业危机后 , 牛奶的质量问题很快追溯到奶农身上 。 此后 , 政策面、业内人士和专家达成了一致:生产优质奶源 , 不能靠小作坊 , 必须要靠大农场 。
2008年 , 国务院拉开了中国乳业改革的序幕 , 并规定奶站只能由奶制品公司、养殖场和地方合作社开办 , 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奶牛规模化养殖运动 。 奶牛若要出售原奶 , 必须把自家的奶牛送到规模化养殖场 , 并交纳托管费和饲料费 , 否则原奶一律不收 。
在国务院打响了原奶革命第一枪后 , 各部位迅速跟进 , 农业部、财政部要求中国奶牛改吃苜蓿 。 奶牛吃了苜蓿 , 产奶又多又好 , 唯一的缺点就是苜蓿要从美国进口 , 开销巨大 。
从养牛到牧草 , 牧民养牛的成本越来越大 , 大量牧民退出了养殖 , 摇身一变成为了奶站员工 。 没过多久 , 农业部、发改委等13个部门又发布了新的文件 , 要求在2011年底之前 , 把1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比例提高到30% , 奶企70%的奶源必须自给自足 。
这些举措立马引发了养牛大赛:之前不养牛的蒙牛开始养牛了 , 伊利也投资了14亿建了7座牧场 , 三元收购了三鹿的河北牧场 , 内蒙、新疆、东北、河北四大黄金奶源带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头部奶厂瓜分完毕 。
并且 , 规模化的养殖场还需要承担包括三聚氰胺在内的64种指标的检测花销 , 早在2012年 , 中国奶企的检测成本就已经超过了总成本的12% 。 据某家乳企的消息 , 他们仅在半年里就被抽检了2600多次 。
在养殖和检测的高压之下 , 中国原奶成本上升到史无前例的3.7元/公斤 , 远高于美国、新西兰等地的1.5元/公斤 。 在其背后 , 中国的四大牧场也是连年亏损:现代牧业在2016、2017年亏损17亿 , 西部牧业在2015-2019年连续5年亏损 。
在这些牧场亏损的背后 , 奶制品企业对生牛乳的收购价 , 却没怎么增长 。
因此 , 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下游奶制品企业 , 乘上了奶牛规模化养殖的东风 , 享受了原奶品质逐步提升的红利 , 成为这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