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弘章资本翁怡诺:品牌成长路径比想象的长很多( 二 )
这是当时我们对新零售流量的一个洞察 。 最近围绕新品牌 , 我们也推出了一本新书叫《新品牌的未来》 , 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 欢迎大家多交流 。
02 为什么说品牌认知的转化效率在降低?
下面我们就把这里面的一些核心观点拿出来 , 再跟大家聊一聊 。
从2年前开始 , 我们在市场上就能看到一些比较独特的品类 , 通过对接流量成本比较低的平台快速崛起 。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 其实过去几年 , 新的电商流量平台也在高速地迭代出来 , 包括云集、爱库存、环球捕手等等一系列的迭代 。 所以总体上可以看到 , 流量的迭代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因 。
我们拿商业的三大要素:流量渠道端、媒介端和商品供应链端 , 去跟10年前做对比 , 会发现10年前的媒介是非常集中的 , 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看电视 , 像央视都是当时的权威媒体 。
当时创业做工厂、造东西的人多 , 所以供应链反而是很碎的 。 而流量渠道端还处在中国整体零售渠道大跨越的时代 , 正是大卖场的红利期 。
所以做品牌的方法也特别简单 , 我们当时叫“天上地下” 。
“天上”就是投电视广告 , 去做足够的认知教育 , 而且强度高、简单粗暴 , 能够一下子影响所有人;“地下”也很简单 , 就是进到主流的大卖场渠道 。
因为当时还是处于缺好货的状态 , 基本上这套体系打下去很快就能做起来 。
但这三大要素进化到今天 , 我们会发现三者间的博弈关系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 今天的渠道非常碎片 , 媒介也非常碎片 。
我们经常开玩笑的说 , 今天如果看到哪个品牌在央视打广告 , 基本上就能知道它是在打中国的农村市场 , 因为只有那里还有大量的人在看央视 。 其实今天不同的细分人群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入口都不一样 , 有人看头条 , 有人刷抖音 。
反过来看今天的优质供应链端 , 实际上是越来越集中的 。
小厂都倒得差不多了 , 因为今天的环保成本和监管成本都极高 , 能够非常柔性、高水平地造物是一个非常高的壁垒 。
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今天新品牌涌现的背后 , 恰恰是一个悖论:就是今天做一个品牌的壁垒是下降的 。
以前得先上来打个大广告 , 你才敢出来做生意 。 但今天只要会做电商流量的运营 , 找一个靠谱的代工厂 , 就可以是一个品牌 。
基于这个洞察 , 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认知的转换效率总体是下降的 。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 , 定位理论一直在告诉大家的 , 要用最短的时间让所有人知道“我是谁”这件事 , 已经不怎么管用了 。
为什么大家以前要研究符号学、色彩学等等的脑部记忆模型 , 一定要让消费者记住你?因为你看不到我 , 过去渠道、销售的跳转链条是非常长的 , 你记住以后 , 要在商超里看到才会形成信任的转换 。
但在今天 , 我们发现信任转换的方式已经非常多元了 。 举个例子 , private label(自有品牌)这种现象在全球都非常主流 , 那自有品牌的信任是什么?
为什么大家觉得沃尔玛推的品牌水平不会差?因为背后有一个认知是沃尔玛不会骗我 。 所以自有品牌本质上都是 , 消费者把对流量平台的信任转换到了商品上 。
包括今天的社交电商、直播电商 , 也都是信任转换的问题 , 我们把对熟人、大V、明星的信任转换到了商品上 。
其实商业最后成交是信任转换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 我们整体上的洞察就是这种信任构建的路径越来越碎片 , 所以才会提出“认知转换效率降低”的概念 。
倒不是说定位没有用 , 只是强推定位这件事的效率在下降 , 这是我们的一个洞察 。
03 创始人应该如何思考新品牌的成长路径?
所谓的新品牌 , 新在哪里呢?
第一个“新”肯定是对应持续了很久的老品牌 , 而这个新是指一个从0到1的创建者 。
推荐阅读
- 手机|基于西门子PLC无线远程通讯手机APP
- 巨控小周|基于西门子PLC无线远程通讯手机APP
- 趣头条|安卓11系统可无线连接车载安卓多媒体
- 智能穿戴|新品来袭!苹果注册了两款iPad和一款Apple Watch
- Facebook|又是因为「苹果税」,Facebook APP 已经被禁止更新
- |证券类APP如何运营?拉新篇
- APP|合规进行时丨关于 “APP & SDK 合规”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第一弹)
- 虚拟现实|虚拟任意门?苹果Apple Glass将能跳转至其它位置视图
- 用户|专注碎片化信息聚合,一知app收获用户口碑好评
- 小米|华为被锤真的利好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