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中考试题评价|道德与法治:落实课程目标 彰显德育特质

2020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时代生活为根基 , 在全面考查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 突出了课程的德育功能 , 实现了有效测量考生学业成绩、正确导向学科教学的功能 。
一、着眼立德树人 , 凸显价值引领
试题紧紧围绕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 突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中华传统文化考查 , 蕴含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试卷始终 。 试题采取专题考查和全面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考查 , 每道试题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 第7、9、10、25题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4、5、6、8、24题渗透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第1、2、3、28题考查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 整个试卷在核心价值观考查上前后贯通 , 首尾呼应 , 使整张试卷立德树人的意味鲜明而浓郁 。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 试题用直观灵动的图片再现了“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交付海军”“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这些令人震撼的宏大场景 , 让考生从中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 , 考查考生的爱国情怀 。 试题聚焦“基层干部扎根一线脱贫攻坚”“消防队员不惧牺牲赴汤蹈火”“广大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这些普通的人、平凡的事 , 考查考生对爱国之行的认识和理解 。 这样命制试题旨在让考生认识到 , 在祖国发展的恢宏乐章中每个奋斗者都是跃动的音符 , 国家的伟大叙事由每个人的奋进故事汇聚而成 。 爱国需要情怀 , 更需要责任和担当 。
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 。 试题以2020年举国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 , 让考生“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 , 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 , 从祖国四面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体会新时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让考生从“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分贫富性别年龄一视同仁 , 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 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事迹中 , 感悟白衣天使对“人人平等、生命至上”价值的追求 。 这看似是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 实则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 , 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实践 。 这样命制试题意在让考生认识到 ,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和升华 , 中国精神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 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力量之源 。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 第9、10题选用了考生熟知的中医药作为载体 , 让考生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充满智慧 , 体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 体会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力 , 立志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传播者 。 整张试卷还将民族团结、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的考查蕴含其中 , 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 引领考生做自信的中国人 。
二、紧扣时代脉搏 , 展现生活画卷
整张试卷的选材 , 犹如一幅时代画卷 , 每道试题都是这张画卷上独特场景 , 问题以生活场景为依托 , 指向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生活问题的解决 。
试题选材源于生活 。 试题以丰富多彩的时代生活为载体 , 展现了一幅幅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壮丽画卷 , 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举国抗疫、国务院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累累硕果 , 这些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宏观大气、主题鲜明 , 反映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成就 。 试题还展示了一幅幅社会生活、百姓生活的温馨画卷 , 如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守护城市、企业员工依法维权、马庄村民共建魅力乡村、七个民族创办“一家亲”餐厅等 , 这些暖心故事鲜活灵动 , 以情动人 , 寓情于理 , 用真实打动人心 , 用细节激发共鸣 , 收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之效 。
试题设问指向生活 。 问题的设置以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载体 , 着眼于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认识、分析和思考 。 如“指出公司开除小刘的决定是否有效 , 理由是什么 。 ”是对生活事件的判断与思考 , “对马庄村的做法进行简要评价 。 ”是对生活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 “小刘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是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 问题设置的生活化 , 意在引导考生从中体会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 , 感悟学科知识在观察生活现象、思考生活事件、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价值和魅力 。
三、坚持能力立意 , 强化思维考查
试题坚守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 侧重考查学科能力 , 不但重视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 还强调能力考查的深度和品质 , 让能力考查以思维为硬核 , 体现能力考查的思维属性 。
首先 , 试题正确处理了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关系 。 每一个试题都离不开学科主干知识 , 但学科知识不是考查的直接目标和落脚点 , 而是实现能力考查的依托和支撑 。 能力考查则以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为基础 , 体现学科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 纵观整张试卷 , 没有单纯考查知识记忆的题目 , 每道题都是对具体学科能力的考查 。
其次 , 试题重视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 具有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评价社会生活的能力等均在试题中得以实现 。 24题(1)、(3)主要考查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材料解决问题能力 , 25题(1)、(2)主要考查分析问题能力 , 25题(3)主要考查评价社会生活的能力 , 28题(3)、(4)则侧重对概括能力的考查 。 试题在能力考查呈现方式上则表现出“一题多能 , 一能多题”的特点 , 即一个题目包含多项能力的考查 , 一项能力在不同题目不同情形下反复考查 , 增强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和厚度 。 如第5、6题 ,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重大行政程序暂行条例》的具体条文进行解读、分析 , 从分析中得出正确认识 , 体现了对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提取信息能力等多项能力的考查 , 是“一题多能”的典型题例 。
再次 , 试题关注能力考查的思维属性 。 试题将能力考查要求与思维品质考查要求融为一体 , 做到能力以思维为支撑 , 思维因能力而呈现 。 通过增强问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 加大问题的思维含量 。 每个设问都在引导考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 考查考生个体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成果 。 纵览试题的问题设置 , 无论是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认识 , 还是从假设中推断结果 , 也无论是从做法中想到目的 , 还有对具体做法的评价 , 都是对考生正确思维方法和良好思维品质的考查 。 特别是第25题第4问“为马庄村设计一个荣誉称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 着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性思维 , 其思维含量大 , 要求层次高 , 成为今年试题注重思维考查的创新点 。
【2020年河北中考试题评价|道德与法治:落实课程目标 彰显德育特质】(河北省教育厅中考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