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老师聊历史|《三国志》对他为何只字不提?,三国抗疫英雄、“医圣”张仲景( 二 )


虽然皇家从未承认 , 但“医圣”渐成张仲景专属 。 余新忠先生指出 , 这是宋代、明清和1930年后三次“造神”的结果 。
春秋老师聊历史|《三国志》对他为何只字不提?,三国抗疫英雄、“医圣”张仲景
文章图片
三、《伤寒杂病论》是否为医圣所写
张仲景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属河南省邓州市)人 。 在《伤寒杂病论》开篇中 , 他写道:“余宗族素多 , 向余二百 , 建安纪元以来 , 犹未十稔 ,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 伤寒十居其七 。 ”
【春秋老师聊历史|《三国志》对他为何只字不提?,三国抗疫英雄、“医圣”张仲景】有学者认为 , 此非原文 , 是王叔和添入 。 假如确是张仲景所写 , 则透露了两个信息:
首先 , 张仲景出身巨族 , 依东汉察举制 , 确有可能当过孝廉 。 据《抱朴子》:“汉之末年 , 举士也必附己者为前 , 取人也必多党者为决 。 ”张仲景符合这一条件 。
其次 , 受“建安大疫”影响 , 张仲景开始学医 。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疫病高峰 , 分别在汉末魏晋、金元之交、明清之交 , “建安大疫”是首次高峰的顶点 。 据《中国人口史》 , 公元157年 , 汉朝人口为5648万 , 到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 , 只剩1500万 。
每逢战乱 , 大量民众脱离政府控制、不再交税 , 人口统计陡然下降 , 未必都是病死 , 但建安七子中 , 徐幹、王粲、应玚、刘祯、陈琳均死于“建安大疫” 。 曹植在《说疫气》中写道:“建安二十二年 , 疠气流行 , 家家有僵尸之痛 , 室室有号泣之哀 。 或阖门而殪 , 或覆族而丧 。 ”
那么 , 明明是瘟疫 , 为何张仲景却说是“伤寒”呢?
一方面 , 东汉末年中原气温骤降 , 被认为是引发瘟疫的原因;另一方面 , 伤寒别名瘟疫 , 东晋陈延之在《经方小品》中写道:“云伤寒是雅士之辞 , 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 。 ”
由此可以理解 , 为何汉末三国时期 , 道团(道教前身)和佛教开始流行 , 黄巾军领袖张角亦自称“大医” 。
春秋老师聊历史|《三国志》对他为何只字不提?,三国抗疫英雄、“医圣”张仲景
文章图片
四、“建安大疫”是什么病?
“建安大疫”究竟是什么病?争论颇多 , 主要有两种说法:
其一 , 流感 。 因流传广、传染快 , 符合流感特征 , 但死亡率过高 , 非普通流感所能 。
其二 , 鼠疫 。 据《金匮要略》 , 死者呈阴毒、阳毒症状 , 阴毒即浑身瘀青 , 阳毒即有红疹 , 很像鼠疫 。
其实 , 直到明代 , 中国才有比较确切的鼠疫记载 。 只因“黑死病”(即鼠疫)曾重创欧洲 , 西方人便称它来自中国(此外有印度说、中亚说等 , 均证据不足) 。 意大利编年史家德米西称:1346年 , 蒙古大军为攻破黑海附近的城市卡法 , 用投石机将因鼠疫而死的士兵尸体抛入城中 , “空气被污染了 , 水被毒化了 , 瘟疫蔓延起来 。 千人之中仅有一人能够幸免” 。
德米西写得绘声绘色 , 但卡法被围时 , 他远在意大利的皮亚琴察 , 20年后 , 才据传说编出这段“历史” 。 德米西从没回答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鼠疫给欧洲带来灭顶之灾 , 却对蒙古大军影响不大?难道东亚人抵抗力超强?
据测定 , 14%欧洲人有Delta32基因突变 , 可抵抗鼠疫 , 该突变发生在700年前 , 只有2%的东亚人有这种基因 。 这说明:
其一 , 东亚人抵抗鼠疫能力更差 。
其二 , 东亚历史上未出现超大范围的鼠疫疫情 。
传播鼠疫能力最强的是黑鼠 ,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 中国家鼠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 。 北方少有黄胸鼠 , 褐家鼠则传病能力差 , 至于小家鼠 , 活动范围仅30米至50米 。 如果鼠疫来自中国 , 在传统交通条件下 , 几乎不可能传到欧洲 。
可见 , “建安大疫”并非鼠疫 。
春秋老师聊历史|《三国志》对他为何只字不提?,三国抗疫英雄、“医圣”张仲景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