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因害而患可解也:张方败皇甫商与保卫列宁格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列宁格勒战役期间的苏军高炮部队
原 典
《百战奇略》败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 , 若彼胜我负 , 未可畏怯 。须思害中之利 , 当整励器械 , 激扬士卒 , 候彼懈怠而击之 , 则胜 。法(《孙子兵法·九变篇》)曰:“因害而患可解也” 。
【列宁格勒|因害而患可解也:张方败皇甫商与保卫列宁格勒】败战篇认为 , 对敌作战 , 若敌方取得胜利而我方遭到失败 , 不可畏敌怯战 , 要寻找有利因素 , 整顿武装、激励部队、鼓舞士气 , 待敌方因战胜麻痹松懈时 , 抓住时机发起进攻 , 则可取胜 。诚如古代兵法所说:从不利中能够看到有利因素 , 祸患就可消除 。
战 例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 河间王司马颙讨伐长沙王司马乂 , 命张方率军南渡黄河进攻 。司马乂命左将军皇甫商率军抵抗 。交战时 , 张方部将士望见皇帝乘舆后心生惧意 , 导致全军溃败而散 。众将士情绪低落 , 多数人提议趁夜撤走 。张方力排众议 , 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 , 同时恫以威严、晓以利害 , 重整士气 。是夜 , 张方部隐蔽进至洛阳城外七里处构筑工事 , 而皇甫商因胜生骄 , 未做任何防范 , 待发现张方兵临城下时 , 只得匆忙应战 , 最终大败而逃 。
1940年12月18日 , 希特勒发布第21号训令 , 即“巴巴罗萨计划” , 纳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按计划将协同芬兰军队攻占列宁格勒 。1941年9月8日 , 北方集团军群已三面包围列宁格勒 。危急时刻 , 苏联组建列宁格勒方面军 , 由朱可夫任司令 。朱可夫指挥列宁格勒军民顶住德军进攻 , 并发动数次反击 , 稳定局面 。之后 , 德军转为对列宁格勒实施长达数月的封锁和空袭 , 列宁格勒军民依靠拉多加湖上的运输线顽强支撑 。1943年1月12日 , 苏军“火花”反击战役打响 , 突破德军封锁线 。1944年1月14日 , 苏军开始大反攻 , 至27日 , 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 。
计谋分析
研判战局 , 析害取利 。败阵不等于败局 , 若要反败为胜 , 必须分析敌之要害而增己之利 , 只要找到支点 , 随时可撬动局势逆转 。战争实践表明 , 多数战斗的胜利通常基于对前期失败经验的总结而实现 。处于败局时 , 指挥员应沉着冷静 , 不能因一时失利放弃抗争 , 而要认真分析胜败因果 , 通过解析其中利害关系找出于我有利的条件 , 伺机再战 。张方败退后 , 部队士气低落 , 情势危急 。张方不为乱局所动 , 分析兵败之原因是士卒忌惮皇权以致勇武不足 , 部队实质性损伤不大 , 且皇甫商刚刚取胜必无戒备 , 遂重新组织作战筹划 , 为再次实施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朱可夫敏锐认识到苏军前期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建立纵深优势的兵力、兵器 , 无法防御纳粹德军“闪电”进攻 , 导致节节败退 。有鉴于此 , 朱可夫组建预备队 , 并在纵深和城市周围实施有效防御 , 将德军阻挡在列宁格勒近郊 。特别是在1941年9月13日 , 朱可夫命令预备队步兵第10师投入战斗并实施反击 , 击退风头正劲的德军 , 稳住了苏军阵脚 。
塑造态势 , 趋利避害 。失利后 , 若没有更高明的计谋和举措 , 即使再战也难免重蹈覆辙 。败中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利害关系的转换 , 为谋取胜利 , 指挥员必须重视对作战态势的主动塑造 , 力争形成扬长避短的制胜优势 , 从而一举扭转颓势、反败为胜 。张方战败后 , 研判敌方防守较为松懈 , 只要能够隐蔽接敌 , 定能破城而入 。于是他抓住战机秘密前移兵力 , 并于城外隐蔽修筑工事 , 对敌形成优势 , 大败皇甫商 。列宁格勒被纳粹德军围困达数百天之久 , 维持补给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命门” 。苏联政府从1941年9月开始 , 就向列宁格勒调拨大量物资、装备和人员 。后勤运输方面的努力不仅彻底挫败希特勒妄图困死列宁格勒军民的痴心妄想 , 也为之后苏军反击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