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为什么美国要制裁中国核动力工业时 中国只是轻蔑地"呸"了一声!( 八 )


面对这样的精神 , 核动力院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超越某种具体技术成就的符号 , 象征着中国今天力量的来源以及明天必须坚持的方向 。
永远的"909基地" ,
永远的"核一院" ,
永远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
①孟戈非 , 男 , 192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市 。 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 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 。 1953年起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主任 。 1958年年末被调到二机部 , 以原子能所副所长的身份直接领导了中国核潜艇动力装置研发团队 , 后任二机部科技局副局长等职务 。 1960年代前半期 , 他在建立核动力研究机构的问题上与二机部领导发生分歧 。 "文革"后 , 他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 赵仁恺在为孟戈非的书(2002)写的序言中说:"我认为当时孟戈非同志高瞻远瞩 , 从全局出发 , 高度负责地向有关领导提出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开发应该统筹规划 , 远近结合 , 建设一个配套的、具有赶超条件的核动力研究设计基地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 提出的规划建议是有意义的 。 可惜由于当时意见分歧 , 再加上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 , 一片红心 , 多少辛苦 , 在翘望中与委屈中不了了之 。 "
②赵仁恺(1923年2月16日-2010年7月29日) , 汉族 , 江苏省南京市人 , 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 。 1958年9月加入核潜艇动力装置研发团队 , 被任命为设计组组长;1961年年底调任研究和建造某生产堆(为核武器生产燃料)的技术负责人;1965年再度回到核潜艇队伍;1966年初冬率设计团队赴909基地 , 以技术负责人之一的身份参与了第一个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建造全过程 。 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 赵仁恺是中国核动力装置的第一位总设计师 , 两院院士 , 为中国的核动力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③李乐福是核潜艇动力装置研发团队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 但我们无法查到关于他的信息 , 只知道他因为身体不好去世较早 。 实际上 , 由于核潜艇项目高度保密 , 所以许多参与者的信息都无从查到--他们确实是默默地为国奉献 。
④彭士禄 , 1925年11月出生 , 男 , 汉族 , 广东省海丰县人 , 是中共早期烈士、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之子 。 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 , 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 , 1958年回国 。 1959年加入核潜艇动力装置研发团队 , 全程参与了第一个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建造过程 , 后任反应堆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和现场指挥 。 陆上模式堆建成后 , 年轻气盛的彭士禄因对海军把909基地退还给二机部不满 , 于1971年率一部分人到国防科工委七院在武汉的一个单位单独成立核动力堆设计机构 , 后与719所合并(孟戈非 , 2002:337、361-364) 。 1980年代 , 彭士禄回归核工业系统 。 1994年 , 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⑤《往昔岁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06:68)提供了邹心银的一份"官方"简历:男 , 汉族 , 1934年8月出生 , 湖北宜昌人 。 1963年从北京电力学院热工专业毕业 , 先后在水电部电力学院、北京715所、核动力院二所等单位工作 。 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70年在某工程建设中荣立三等功 。 多次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1982年8月 , 48岁"因病去世" 。
⑥周圣洋 , 男 , 曾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学习进修;1960年被海军任命为核潜艇总体设计分组负责人 , 后来在机构变动中加入反应堆的开发团队 , 曾任715所的行政领导 , 并在夹江参与了建造陆上模式堆的全过程;1981年起任中国核动力院院长;1982年12月被调到上海担任728院院长;1987年因病离休;1993年3月在上海病逝 , 享年67岁 。
⑦钱积惠是上海人 , 1959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毕业 , 1968年调到909基地 。 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后 , 他被派到维也纳做了3年的技术外交官;1987年回国后 , 他走上核动力院的领导岗位 , 1989年8月被中核总任命为核动力院院长 。 在担任院长期间 , 他对管人、管钱不感兴趣 , 总是从战略角度看问题 , 对赢得中央支持、挽救核动力院作出巨大贡献 。 在核动力院的历史上 , 他是以一位"内战外行、外战内行"的院长而著称 。 1992-2002年 , 他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长 。 退休回国后 , 他落户成都 , 选择永远守候核动力院 。 21世纪初年 , 钱积惠为自主发展核电奔走呼号 , 被引进路线的官员斥之为中国核电界反对引进的"极端分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