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修陶俑的人跨越两千年的对话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修陶俑的人跨越两千年的对话
【光明网|修陶俑的人跨越两千年的对话】
光明网|修陶俑的人跨越两千年的对话
本文插图

第81号秦俑先生碎成了一百多块 , 躺在地上 , 破碎的身子拢一拢 , 还能看出人形 。 在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 , 栏杆外是游客与人声鼎沸 , 栏杆内是发掘与修复现场 。 铺上一块布 , 81号先生就躺在中央 。 他有一张刚毅的脸 , 眉毛有力 , 标准的蒜头鼻 , 下颌线优美 , 胡须、头发根根分明 。 他身上的彩绘还有部分留存 , 脸上能看到接近皮肤颜色的漆 , 上衣袖口则是好看的红色 , 手上的指甲雕得跟真人别无二致 。

两千年前的指纹、头发丝
博物院的研究员兰德省在81号先生身边蹲下来 , 指着左胸口和手腕处 , 这两处都有两个清晰的字:“三辛” 。 这些年来 , 秦陵博物院的研究人员一共在秦俑上发现了几十个不同的名字 , 比如申、辰、悲、屈……今天的“辛”字 , 在这次发掘中是第一次遇见 。 “三辛” , 兰德省认为是指:这位叫辛的工匠做的第三件陶俑 。
兰德省是秦陵博物院的研究员 , 修复秦俑24年 , 修复了150多件 。 他了解秦俑对研究中国军事史、艺术史和科技史的巨大价值 , 他说 , 修复秦俑和其他文物一样 , 需要耐心和热情 , 但也有不同——还需要体力——它很沉 , 平均每件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 , 每一块陶片可能都有几十斤 。
凑近观察那些陶片 , 就算不是专业人士或历史爱好者 , 也会被里面留存的痕迹击中——上面有工匠们清晰的指纹 , 他们大力拍打陶体时留下的完整的掌印 , 他们雕塑陶体时用手摩擦的痕迹 , 甚至是他们掉落的头发丝 。 你会鲜明地看见 , 他们是怎么一点一点盘筑起一个个秦俑 , 刷子是怎么一笔笔给它们上漆 。 这些痕迹附着在陶俑上 , 经过火烤 , 又被土埋 , 但还是保存了下来 。 隔着两千年 , 撞到现代人眼前 。
日子久了 , 兰德省一眼就能看出秦俑出自中央还是地方工匠之手——它们的精致程度不同 。 他的领导、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袁仲一曾观察过出自同一位工匠之手的45件兵马俑 , 发现它们有共同点:“这个叫宫丙的工匠 , 他的作品身材一般比较魁梧 , 头发做得非常逼真 , 是用筚状的工具一丝一丝刮出来的 。 ”
兰德省逐渐觉得 , 自己与两千多年前的人有了情感的连接 , 互相熟悉 , 彼此合作 , “你来制作 , 我来修复 , 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好像和两千多年前的工匠 , 有了超越时空的对话” 。

你不要急 , 要细心
秦陵博物院在西安东城郊外 , 兰德省住在古城西安南城 , 从家里坐班车到单位 , 需要一个多小时 。 一路上会经过许多历史遗存 , 经过唐代四方楼阁的大雁塔 , 经过古人送别时折柳的灞桥 , 经过唐玄宗春寒赐浴的华清池 。 博物院远离闹市 , 植被蓊蓊郁郁 。
用加固剂加固约五平方厘米的彩绘层 , 每天加固一次 , 需要2-3天;要给一个秦俑人工绘图 , 平均耗时1-2个月;拼好一个秦俑 , 平均时间1-3月;修复师们要经过漫长的训练 , 工作前一年不能接触陶片 , 第二年开始技能训练 , 以复制品为原型 , 模拟拼对、粘接 , 到真正掌握这一小项技术 , 需要2-3年 。 他们的工作场地随着时间变化 , 温度适宜的春秋两季在一号坑现场修复 。 到了夏天 , 坑里温度太高 , 他们移动到办公楼里的修复室 。
1993年 , 兰德省从西北大学文博专业毕业 , 在商洛工作三年后 , 调入秦陵博物院 , 从事文物修复 。 这是他理想的工作 。 前两年他不能摸文物 , 就跟着师傅们看、记、念 , 学了一段时间 , 他的工作变成找残片 。 他心里想:“这要找到何年为止?”那时候师傅们跟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要急 , 要细心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