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锦绣“黔”呈|董蒙 , 跨越千年的缅怀
瑶族语中 , “董蒙”意为远古、神秘和美好 。
在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董蒙古寨 , 人们至今沿袭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和劳作习俗 。 他们被称为“白裤瑶” 。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 , 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 。 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 , 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本文插图

据《荔波县志》记载:“荔波古为荒芜地 , 苗蛮六种 , 聚族而居 。 ”其中“苗蛮六种”就包括现今瑶族的先民 。 《明史·广西土司传》记载:“永乐二年 , 荔波县覃真宝上言:‘县自洪武至今 , 人民安业 , 帷八十二硐瑶民 , 未隶版籍’ 。 ”其中的“八十二硐瑶民”包括了瑶麓、瑶山、瑶埃的瑶族先民 。 瑶族先民由于受统治阶级压榨摧残 , 避居深山 , 迁徙无常 , 过着游耕兼狩猎的山地耕猎型生活 。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本文插图

初秋时节 , 黔南州2020年“好花红”文化旅游季文艺调演比赛中 , 荔波县文旅局精心筹备的白裤瑶文化情景剧目《瑶王传》惊艳亮相 , 受到现场观众和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 该剧通过穿越时空和故事倒叙的艺术手法 , 以独特的视觉艺术带领观众探寻白裤瑶的文化魅力 。 《瑶王传》以精致的服化道具、演员的生动表演、精美的节目编排 , 斩获此次文艺调演第二名 。 该剧目将作为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开幕式指定节目参加演出 。
上篇:瑶王忆
再现白裤瑶历史上苦难的迁徙画面 , 黑暗笼罩整个部族……英雄人物瑶王在神猴的帮助下解救瑶族部落并与族人团结勇敢取得胜利 , 留下血手印 。 剧中《血手印》《神鸟部落》《寨鼓》体现了白裤瑶男人豪放勇敢坚强的民族性格和白裤瑶女子原始的野性美和瑶风土韵 。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本文插图


远古时候 , 瑶王的大印被外族用计掠走并遭受追杀 。 没有印章 , 瑶王无法调集兵马 , 最终身负重伤 , 血流不止 。 坚强的瑶王不愿服输 , 双手抉膝盖而起 , 依旧指挥着族人进行顽强抵抗 。 他的双膝留下了五道深深的血印 , 临终前 , 他用血在胸前画上了一个方形的“印”迹 , 告诫族人一定要夺回大印 。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本文插图
血手印

白裤瑶后人为了纪念瑶王 , 感念他奋不顾身的英勇壮烈 , 从此男子只穿仅有半截的白裤子 , 并及膝盖处绣上了象征着战争与和平的“血手印” 。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本文插图
神鸟部落

牛角号吹响 , 瑶老一声喊 , 白裤瑶男人们火铳齐鸣 , 神鸟部落的文化符号“酒壶”“鸟笼”“火枪”依次登场 。 “酒壶”是白裤瑶男人的心爱之物 , 月夜下 , 白裤瑶男子用酒壶向心上人述说心曲 , 渐渐进入梦乡 。 “鸟笼”是白裤瑶男人的三件宝贝之一 。 清晨 , 白裤瑶汉子们相约一起去寨场上遛鸟 。 遛鸟结束 , 将鸟笼挂在房子屋檐下 , 扛着火枪去打猎 。
白裤瑶|锦绣“黔”呈|董蒙,跨越千年的缅怀
本文插图
寨鼓

背牌是瑶族后代子孙和祖宗团聚的信物 , 赋予了白裤瑶女人花红天蓝的色彩 , 这些色彩与图案历经岁月的洗涤 , 凝固成永恒的特殊符号 。 白裤瑶的寨老们血手印凝聚 , 敲响震撼天地的木皮鼓 , 一群穿着两片瑶女子豪迈的翻动肢体和地面敲击鼓棒 , 充满原始激烈的声音惊天动地 , 响彻大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