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妈妈育儿记|宝宝哭闹要不要哄抱?两个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抱就对了

听老一辈的人说孩子哭闹了不能惯着 , 抱多了以后就更难照看了 , 尤其是新手宝妈 , 面对孩子的哭闹 , 很容易无所适从 , 又心疼哭闹的孩子 。
那么宝宝哭闹了 , 要不要立刻抱起来?首先明确一点 , 老一辈的说法是一种谬论 , 正解是孩子哭了 , 立马抱起来 , 因为哭是婴儿心理诉求的外在表现 , 他不会说话 , 只能以哭的形式来体现 , 及早给予宝宝回应 , 才是明智妈妈们的选择 。
蔷薇妈妈育儿记|宝宝哭闹要不要哄抱?两个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抱就对了
文章图片
今天这篇文章将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 , 告诉大家为什么宝宝哭闹了要立即抱起来 。
第一个实验:''小艾伯特实验''
这个实验是非常残忍的 , 科学家一般都做动物实验 , 而''小艾伯特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一个八个月的孩子身上做的心理实验 。
这个实验得出的''哭声免疫法'' , 认为孩子可以被训练的不哭闹 , 更独立 , 旨在培养不负责任的''懒父母'' 。
虽然实验成就了华生一生的功名 , 但却毁了他自己的孩子和部分美国孩子 , 现在这个法则早就已经被美国家长摒弃 , 可还是有不少中国家长深信此法 。
实验在艾伯特身边放置小白鼠 , 只要孩子接近白鼠 , 华生就会制造出可怕的声音 , 最后 , 任何带毛的东西 , 不管是静的还是动的 , 只要小艾伯特一见到 , 就会嚎啕大哭 。
因为在艾伯特心里已经对毛绒的物品产生了恐惧 , 只要一看到 , 他就能想起可怕的声音 , 这成为了孩子一生的阴影 。
蔷薇妈妈育儿记|宝宝哭闹要不要哄抱?两个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抱就对了
文章图片
第二个实验: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蔷薇妈妈育儿记|宝宝哭闹要不要哄抱?两个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抱就对了】哈利·哈洛向我们证明了温暖的怀抱给予的安全感不是食物可代替的 。 实验设计了两个对比物:铁丝带有食物猴子妈妈、绒布没有食物的猴子妈妈 。
最后发现幼猴对有温暖触感的绒布妈妈更有依赖 , 大部分时间都会趴在绒布妈妈怀里 。
虽然恒河猴实验的猴子 , 最后融入集体有很大的困难 , 但也充分说明了怀抱的安抚对幼崽的重要作用 。
通过两个心理学实验的正反对比不难看出:及时给予怀抱回应的重要性 , 因此 , 妈妈们 , 宝宝若是哭了 , 抱就对了 。
要知道妈妈是婴儿最信任的人 , 比起食物 , 妈妈怀抱的安全感更加重要 , 当宝宝害怕时 , 妈妈的怀抱就是他们的避风港 。
蔷薇妈妈育儿记|宝宝哭闹要不要哄抱?两个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抱就对了
文章图片
如果信奉华生的''哭声免疫法'' , 不及时抱起哭闹的孩子 , 会产生什么后果 , 相信也是各位宝妈们感兴趣的 。
我们先说一下华生本人子女的情况:他的子女因为''缺爱'' , 长大以后均出现了自杀行为 。
而通过这种训练方法 , 虽培养出省力的家长、可以独立睡眠的乖孩子 , 但是却给孩子一生的心理状态埋下了隐患 。
宝宝哭后 , 狠心不抱带来的后果
1)成年后得心理疾病的几率大增
孩子的童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 家长一定要在童年时期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 对孩子长期的生长发展来说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爸爸妈妈足够多的爱 , 孩子自小就非常''独立'' , 看似''懂事'' , 其实心里非常没有安全感 。
哈佛大学的琼斯博士也追踪了多年的相关数据 , 发现这部分接受过''哭声免疫法''教育的孩子们 , 在成年后容易出现一些心理疾病 , 比如华生先生的子女们 。
没有足够多爱的孩子们 , 更容易超负重前行 , 无论男女 , 敏感自卑 ,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 用俗话说就是有一点''神经质'' 。
可拥抱会给人安全感 , 触碰的温度带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 专家表明 , 给宝宝足够多的拥抱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发展 , 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