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关:一目三千年的交通活化石( 二 )


公元前221年 , 秦一统天下 , 秦始皇派大将军常頞入蜀 , 接着修这条未完成的蜀滇大通道 。 常頞不但把李冰时代的旧道拓宽为五尺 , 还将此道北接咸阳 , 南连蜀滇 , 绵延两千余里 。 于是 , 人们把李冰、常頞接力修建的这条僰道称为“五尺道” , 也叫“秦道” 。
古人修路时 , 多选用质地坚硬的石灰石铺地面 。 石灰石是一种碳酸钙岩石 , 这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地随处可取 , 民间多用于烧制石灰 。 碳酸钙岩石的存在 , 似乎天生就是与岁月抗衡 , 与山体同在 , 难怪保存上千年仍少有变形破损 。 只是遥远的过去 , 川滇两地的马帮载着布匹、盐、大米、山货、药材、茶叶、银、铜等物品 , 络绎不绝往返于这条古道上 , 马蹄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
时间的巨轮不但磨损了记忆 , 碾碎了历史 , 也覆盖了原貌 , 我在脑子里一字一句地重建 。
天气晴朗 , 能见度很高 。 站在关楼顶上 , 隔河朝50米开外的绝壁看过去 , 清楚地看到离水面百米高的绝壁岩缝中 , 有八九具僰人悬棺 。 透过相机镜头看 , 悬棺多用整木凿成 , 用木杠搁在避雨的岩缝当中 , 虽经2006年7月的地震 , 但并未受损 。 据了解 , 2015年6月 , 云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在绝壁上一个10米高、4米多宽的斜坡面崖洞 , 发现了这八九具棺木 。 里面陪葬品是少量木制品和麻织品残片 , 已看不出来原先的形状……
|石门关:一目三千年的交通活化石
本文插图
秦驿道遗迹长约350米 , 这样的马蹄印有243处
一目三千年 , 五路过雄关
顺着旧石梯来到半山腰 , 透过树丛 , 我看到观音寺上方的岩壁上 , 镌刻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字:“石门关” 。 经岁月风吹雨打 , 字迹已有些模糊 。 指示牌注明 , 这是隋朝开关时镌刻上去的 。
石门关还有个名字:豆沙关 。 话说当年诸葛亮率蜀军南征 , 来到石门关下 。 守关将领想考验一下诸葛亮 , 将几大把豌豆混入沙中 , 称若能在三天内从沙中捡出豌豆 , 就放他们过关 。 诸葛亮苦思良久 , 看到满山翠绿的竹子 , 想出了用竹编筛子筛豆儿的方法 , 结果一个晚上就把豌豆和沙子分离开来 。 守关将领便放蜀军过了关 。 后人为表示对诸葛丞相大智大慧的崇敬 , 也将石门关喊成“豆沙关” 。
我脚下的大关河 , 蜿蜒流淌在石门关南边 , 重峦叠嶂间 , 它不知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 , 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 , 欢唱向前 。 如果展开一张山区地图 , 你就能看清 , 这条河像是经谁的手任意画出来的一团乱线 , 弯弯曲曲 , 盘根错节 。
蓄积移山之力的大关河流经此地 , 将壁立千仞的石岩一劈为二 , 形成一道巨大石门 。 在这里 , 秦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 , 众水归海般让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古滇文化神奇地融合交汇 。
石门关在历史上是南丝之路、茶马古道、博南古道、盐米古道及滇缅公路必经的要隘 , 罕见形成了“五道并行”的景象 。
站在关口向南眺望 , 蓝天悠远 , 大地苍茫 , 阵阵鹞鹰飞过关楼上空 。 “五道并行”令人震颤——大关河水道、内昆铁路、昆水公路、秦五尺道、水麻高速公路 。 五条道路 , 高低错落 , 汇奔眼前 , 各行其道 , 成就“一目三千年、五路过雄关”的奇观 , 被誉为古代交通变迁的活化石 。
大关河水道 , 也承载过一个帝国的荣光 。 清朝乾隆时 , 大关河航道在此扬帆启程:云南东川的京铜、昭通的朱提银 , 沿石门关下的朱提江千里迢迢运往北京 。 沿途白帆林立 , 樯橹浮动 , 号子震天 , 军事关隘山麓也成了货物堆积、票号往来、人头攒动的集镇埠头 。 银光闪闪的朱提银自古享誉海内外 , 《汉书·地理志》曰:“朱提 , 山出银” , 《后汉书·郡国志》亦曰:“朱提 , 山出银、铜” 。 两汉时 , 滇北重镇朱提就因铜矿蕴藏丰富 , 为当地青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