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Array|走出工业物联网六大误区,捕获数字化转型价值( 四 )


相反 , 该公司在所有生产线上都安装了传感器 , 以实时获取设备效率和生产线效率等关键数据 。获取的数据会由一个工业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 , 以远程绩效看板的形式呈现 , 并为所有设施提供实时查看的自由 。有了这种绩效透明度后 , 该制造商成功拉齐了所有设施的生产率水平——仅在第一年 , 就将生产率提升了10%以上 。此后 , 在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帮助下 , 该制造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持续改进水平 , 对问题的回应速度也不断加快 。
误区六:工业物联网在新兴经济体的可行性低于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的一些领导者担心 , 工业物联网远远超出了组织或地区的承受能力 , 其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也无法满足发展要求 。但其实 ,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工业物联网 , 或是其他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方面的成功并非乏善可陈 。发展中地区的企业很有可能更具优势 , 因为原有设施和老旧系统对他们的桎梏要小得多 。
截至本文成稿时 , 最多的“灯塔工厂”仍旧在中国(在44家“灯塔工厂”中占12家) 。除去这12家工厂外 , 还有约20%的“灯塔工厂”位于包括巴西、捷克共和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在内的其他新兴经济体 。其中有一些“灯塔工厂”坐落于偏远地区 , 其实体基础设施的可靠程度可能并不高;另一些“灯塔工厂”则远离大都市或技术中心 , 既没有唾手可得的服务和专业知识 , 也没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可供选择 。然而 , 这些假定的缺点都没有阻碍工业物联网的发展 。
塔塔钢铁在印度的卡林加纳加新建了一家工厂 , 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满负荷运行 , 远远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该公司逐步在数字和分析解决方案 , 以及提升团队经验与能力方面进行了重大投资 。先进分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减少了停机时间 , 并改进了产品质量 , 从而实现了工厂绩效的整体提升 。
印度尼西亚矿业公司Petrosea拥有一个位于Tabang的偏远工地 , 在应用了包括卡车优化调度、实时性能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后 , 该工地仅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便扭亏为盈 。
工业物联网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已成现实 , 随之而来的阶跃式改进和新增价值应该足以打消制造企业领导层的种种疑虑 。当然 , 领导层也不应忽视其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必须发挥的作用:唯有企业自上而下团结一心 , 才能在端到端实现工业物联网和数字技术的真正价值 。企业唯有挑起大梁 , 勇于主导这次数字化转型 , 才能确保技术的广泛应用、巩固转型的发展势头 。
对企业领导层而言 , 第一步是明确一个清晰的愿景 , 然后判断为了实现愿景所需的各项技术 。当然 , 在此过程中免不了要遭遇失败;但企业领导层应当吸取教训 , 屡败屡战 。企业应当鼓励业务部门之间展开紧密合作 , 打造凝聚力 。正如一位高管所言:“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数字化转型事关竞争优势 , 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做好万全准备 , 拖延只会徒增痛苦 , 且最终往往会导致企业在技术方面进行徒劳的追赶 。相反 , 企业必须牢记转型是一项持续进行的工作 , 而敏捷模式则能助其向着目标不断迈进 。
最后 , 企业领导层必须思考 , 哪些额外的因素能够帮助推进转型 , 比如可扩展的工业物联网架构 , 或是能够提升效益的技术合作关系或生态系统 。企业若能向员工展示数字化可带来的积极影响 , 并持续提供就业岗位 , 便有望在员工、合作伙伴和企业之间实现共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