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Array|走出工业物联网六大误区,捕获数字化转型价值( 三 )


比新设施和新机器更重要的 , 是稳健的技术生态系统 , 以及具有扩展潜力的工业物联网架构 。麦肯锡最近邀请全球700多家工业制造商的经理人参与了一项调查 。有40%以上的受访者都认为 , 信息技术方面的缺陷是数字化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尽管数字化制造从定义上来看是“技术驱动” 。
“灯塔工厂”是无需新设施或昂贵改造就能部署新技术的力证 。宝山钢铁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 该公司在其拥有40年历史的工厂中 , 部署了先进的工业物联网(用于流程优化)、人工智能(用于目视检测)等一系列前沿技术 。土耳其石化公司Petkim有一家存在35年之久的工厂 , 这家工厂在部署工业物联网和其他数字解决方案后 , 成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 优化了能源使用 , 并建立了数字化维护系统 。
误区四:唯有万全的准备才能实现数字化
万全的准备不仅毫无必要 , 更不切实际 , 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新冠疫情暴发后 , 企业普遍停工停产 , 这就给那些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带来了优势——大环境瞬息万变 , 但他们能在业务管理、员工沟通和保护股东利益方面先发制人 。
很多时候 , 企业会在规划上花费太多时间 。但事实上 , 成立一个数字化转型办公室 , 在其帮助下主动出击更为重要 。这个中心团队会负责监督试点项目 , 并引导组织完成快速试错 。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就像是一台“发动机” , 它能基于经过验证的方法、最佳实践和领导者对转型的整体愿景 , 帮助企业逐步扩展数字化项目 。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对亚洲高管展开的调查显示 , 有64%的受访者都称他们仍处规划阶段 , 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处于扩展阶段 。敏捷工作方法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快速开发 , 不断完善及改进流程 。敏捷方法能够助力企业实现快速部署和快速迭代 , 从失败中迅速总结经验 , 并以更快的速度打造更好的产品 。
一家欧洲集团的领导层在认清尽早启动和边做边学的重要性后 , 专门成立了一个数字化组织来推进集团内各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 包括自动化、机床和专业制造系统等 。这个数字化组织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改造现有业务 , 二是增加新的数字化收入流 。
误区五:应用了工业物联网之后 , 持续改进将成本高企
许多企业的经验表明 , 被动颠覆或是直接淘汰出局的代价更大 。
面对充斥全球数字经济的挑战与威胁 , 制造商如果因循守旧 , 坚持依靠传统手段进行持续改进 , 则根本无法取得重大突破 。企业若能拥有稳定的大数据流、工业物联网带来的实时洞见 , 以及更敏捷的思维和工作方式 , 便能在运营中嵌入持续改进流程 , 打造“下一个新常态” 。
任何转型但凡成功都会“物有所值” 。很多“灯塔工厂”的成功实践都向我们有力证明:工业物联网能够带来效率和生产率的提升 , 其促成的成本节约完全能够抵消转型投入 。优化现有基础设施后 , 企业能以最少的设备投入来最大化影响规模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与推广 , 成本和利润优势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
【Array,Array|走出工业物联网六大误区,捕获数字化转型价值】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 , 一家全球工业机械制造商针对零配件开发了预测和可用性模型 。该技术改善了公司针对全球不同地区建立的零部件需求预测 。最终 , 零配件的准备程度一跃升至90%以上 , 库存量减少了逾30% , 客户服务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
然而 , 效率和生产率的提升并非工业物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所能带来的唯一益处 。它们能使企业实现巨大飞跃 , 简化整个价值链 , 并催生新的价值创造机遇——从新的客户解决方案、新的生产流程到新的合作伙伴关系等 。
一家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商的经验表明 , 向工业物联网的升级无需过多投资 。该公司拥有数十个生产设施和超过2.5万名三班制员工 , 生产过程涉及众多生产区域、生产线和工作站 。由于生产设施和团队彼此孤立 , 各个系统和设备生成的日常数据之间缺乏连接 , 公司很难从整体上了解每天的运营情况 。但是 , 若将整个生产计划系统完全换掉 , 将会是一项声势浩大、费时费力且代价不菲的工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