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在线|鲍里索夫彗星其行星形成“仍是未解之谜”( 三 )


在此之前 , 我们一直以为宇宙热闹非凡
那么 , 如果人们在18世纪就开始担心人类灭绝 , 之前想法从何而来呢?圣经中有足够多的启示录 , 而且一定会持续至审判日 , 但物种灭绝与世界末日无关 。 这两种观点完全不同 , 甚至相互矛盾 。
首先 , 世界末日预言旨在揭示事物的终极道德意义 。 “Apocalypse”意味着启示 。 与之直接对比的“灭绝”完全没有揭示任何东西 , 这是因为它预言了意义和道德本身的终结 。 如果没有人类 , 那么关于人类的东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
这正是灭绝的重要性所在 。 审判日让我们感到舒适 , 因为我们知道 , 最终 , 宇宙与我们所称的“正义”是一致的 , 没有什么真正的利害关系 。 另一方面 , 灭绝提醒我们 , 我们珍视的一切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 换句话说 , 一切都岌岌可危 。
在1700年之前 , 由于启蒙运动之前普遍存在的一个背景假设 , 即宇宙的本质是尽可能充分地具有道德价值和价值 , 所以灭绝问题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讨论 。 这反而又导致人们认为所有其他行星都存在着和我们完全一样的“有生命和有思想的生物” 。 尽管在16世纪和17世纪哥白尼和开普勒之后 , 多元世界才真正被广泛接受 , 但多元世界的概念无疑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 从伊壁鸠鲁到库萨的尼古拉斯等知识分子的提出 , 多元世界将居住在与我们相似的生命形式中 。 而且 , 在一个拥有无限人形生物的宇宙中 , 这样的生物及其价值观永远不会完全灭绝 。
16世纪60年代 , 伽利略曾自信地宣称 , 一个完全无人居住或无人居住的世界是“自然不可能的” , 因为它“在道德上是不合理的” 。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后来宣称 , 宇宙中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东西完全“荒芜、贫瘠或死亡”
同样 , 开拓性的科学家爱德蒙·哈雷(EdmondHalley , 哈雷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1753年推断 , 我们星球的内部也必须“有人居住” 。 他认为 , 自然的任何一部分被道德存在“闲置”是“不公平的” 。
大约在同一时间 , 哈雷提出了第一个关于“大灭绝事件”的理论 。 他推测 , 彗星此前已经消灭了整个物种“世界” 。 尽管如此 , 他也坚持认为 , 在之前的每一次大灾难之后 , “人类文明确实已经重新出现” , 而且这一切还会重演 。 他说 , 只有这样 , 这样的事件才有道德上的正当性 。 后来 , 在17世纪60年代 , 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DenisDiderot)在参加一个晚宴时 , 被问及人类是否会灭绝 。 他回答说“是的” , 但立即对此作出了限定 , 他说 , “经过数百万年 , ‘带着人类名字的两足动物’将不可避免地重新进化 。 ”
这就是当代行星科学家查尔斯·林韦弗(CharlesLineweaver)所认为的“类人猿行星假说” 。 这是一种错误的假设 , 即“类人智能”是宇宙进化的一个反复出现的特征:外星生物圈将可靠地产生像我们这样的生物 。 这就是错误的想法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今天被消灭 , 明天 , 像我们这样的人必然会回来 。
在狄德罗的时代 , 这个假设几乎是唯一的说法 。 这就是为什么一位英国天文学家在1750年写道 , 地球的毁灭与地球上的“出生日或死亡”一样微不足道 。
这是当时的典型想法 。 在一个人口无限的宇宙中 , 人形生物永远回归的主流世界观中 , 根本没有压力 , 也不需要关心未来 。 人类灭绝根本不重要 。 人们对世界末日的轻视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
出于同样的原因 , “未来”的概念也不复存在 。 人们根本不在乎我们现在的方式 。 如果没有充满风险的未来的紧迫性 , 就没有对它感兴趣的动机 , 更不用说试图预测和抢占它了 。 正是这种教条的瓦解 , 从17世纪开始 , 到18世纪逐渐升温 , 为19世纪费米悖论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 也使得我们更加了解当今这扑朔迷离的宇宙 。
天文在线|鲍里索夫彗星其行星形成“仍是未解之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