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中,为什么司礼监权力最大呢
明朝的内廷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的机构 , 有二十四衙门之称 , 分别是十二监、四司、八局 。十二监包括: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然而在实际运作时 , 其他监、司、局都要听司礼监的 。为什么司礼监权力最大呢?
公元1368年 , 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即皇帝位 , 定国号为大明 , 建元洪武 。为管理皇宫内廷事务 , 朱元璋设立内廷二十四衙门 , 同时鉴于历朝以来宦官专权造成的危害 , 他曾多次下诏规范、限制宦官的行为 。他曾对侍臣言道:"此曹止可供洒扫 , 给使令 , 非别有委任 , 毋令过多 。"此外他还定下规矩 , "内侍毋许识字"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 , 朱元璋对宦官机构进行第一次调整时 , 增设了司礼监 , 其职权为掌宫廷礼仪 。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第二次全面调整时 , 司礼监的职权则改为掌管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事务 。这时 , 司礼监虽仍排列在内监之后 , 但新增加的掌御前勘合、内使出门马牌等机要工作 , 无疑已大大提高了其地位 。
永乐时期 , 司礼监仍为宦官的一般衙门 。但到宣宗朝 , 司礼监的地位开始得到提升 。宣德四年(1429年) , 特设内书堂 , 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 , 而太祖不许宦官识字读书之制从此废除 。内书堂直属司礼监 , 其主要任务是为二十四衙门提供有文化的宦官 。负责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的文书房宦官亦均出自内书堂 。
【Array|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中,为什么司礼监权力最大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严重违反祖训的明宣宗朱瞻基
伴随着内阁票拟的制度化 , 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的制度应运而生 。票拟出现之后 , 依制阁票应由皇帝亲自批答 , 但实际上早在宣德时期皇帝已不能做到这一点 。不久 , 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应运而生 。正统以后 , 每日所奏文书 , 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 , 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 。与此同时 , 司礼监自身的权利和结构也进一步高涨和严密化 。首先 , 司礼监将宦官各衙门的主要权力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 , 举凡镇守太监的调派 , 同三法司录囚 , 提督京营、东厂等大权皆归属司礼太监 。
从此司礼监成为整个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 。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人 , 秉笔太监数人 , 负责皇帝的公文处理 , 是相当于秘书的职权单位 。
司礼监的主要职权为:
1. 在皇帝的许可之下替皇帝抄写奏折上内阁的批文 , 传宣谕旨;
2. 总管所有宦官事务 。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机构中处于"第一署"的地位 , 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 。司礼监总管大太监为所有宦官的首领;
3. 兼顾其他重要官职 。如南京守备 , 或专由司礼兼领 , 或为司礼外差 。司礼监总管大太监有时会兼任东厂提督一职 。
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 , 有"内相"之称 。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 , 位在秉笔太监之上 , 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 。当然也有个别秉笔太监把掌印太监架空的 , 比如魏忠贤当秉笔太监时 , 其名义上级掌印太监王体乾就是魏忠贤的爪牙 。
司礼监以"掌印太监"为首 , 下设"秉笔太监"数人 , 首席秉笔主管东厂、诏狱等特务刑讯机构 , 各秉笔分管各监各司局 。
推荐阅读
- 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对钱皇后用情至深,导致周皇后嫉妒,死后都不得安生
- 明朝,朱棣|征发百万民夫,拖运金丝楠木,朱棣为什么倾尽全力建造紫禁城
- 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将此人幽禁到死,300年后其子孙称帝,年号同为“洪武”
- 明朝,朱棣|朱棣五次北伐的对内政治意义要远高于对外的军事成绩
- 明朝|平平无奇的葫芦,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难怪是明清时期的网红首饰
- 明朝|连明朝皇帝都要为此屈服:百姓战胜统治者的意志,让白银货币化
- 明朝|明朝有这样一个宦官,他权倾朝野,文武百官却不忌讳他
- 日本|明朝时倭乱频发,清朝却鲜有倭乱,是因为清朝强大吗?
-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
- 明朝|明代老年人的休闲生活都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