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四 )


既然无法让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 那或许更应该去思考 , 如何才能把此类事件对社会正常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本文插图

两年前 , 稻城亚丁推出有偿搜救
2010年复旦十八名驴友的事件发生后 , 有网友认为 , “拿救援队员的生命冒险 , 去救助一些不爱惜生命的驴友 , 也太让人寒心了 。 ”
但反过来讲 , 假如救援队面对的是“规规矩矩”的被困者 , 就能完全避免风险了吗?
答案显而易见 。
回到这件事本身 , 一个被多数人忽略的事实是 , 救援民警的牺牲是个本可以避免的意外 。
一位获救的登山协会成员曾经透露 , 他们一行人被找到时正值雨后 , 天黑路滑 , 假如救援队不做出当即下山的指令 , 而是选择天亮后下撤 , 风险会大大降低 。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本文插图

至今依然会有零星网友在论坛中提起当年的事
因此 , 救援本就不该是一份以命换命的工作 。
与其一味地愤怒于“救援人员的牺牲不值得” , 不如从每一次的行动中反思经验教训 , 去思考下一次、再下一次 , 如何把救援风险降到最低 。
就像这一次对于青海失联女大学生的搜救 , 值得讨论的 , 并不是整个行动本身 。
不只是“女大学生为何死亡”和“值不值得出动搜救队”的问题 , 还应该是如何减少这类事件的事件的发生 , 又如何更好地保障救援者安全的问题 。
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 , 对于“占用公共资源”的讨论 , 不应该停留在“谁对整件事负责”的层面 。
或许 , 多追问一步整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 下一次 , 人们就能少面临一场“该不该救人”的漫长讨论 。
↓ Vista看天下新媒体招聘 ↓
救回一条命 , 何谈浪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