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三 )


本文插图

出自电影《无人区》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失控电车实验 。
一辆失控的电车正在铁轨上疾驰 , 它的行进路线上绑着五名人质 , 被实验者可以选择扳动道岔让电车换轨 , 但在另一条轨道上 , 同样绑有一名人质 。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面对这个道德难题 , 几乎没人可以很干脆地做出决定 。
事实证明 , 人命根本无法用理性衡量出孰重孰轻 。
更何况 , 假如真要为被困者们指定一个“优先获得救助“的标准 , 更多无解的难题也会随之而来——
如果每一次意外都要去判断“值不值得”救援 , 这个标准线该画在哪?
危险行为如何界定?是否要求每一个普通人都时时刻刻保持理性和警惕?
轻生者在做出自杀的行为之后 , 没有后悔的权利吗?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本文插图

回归公共资源本身的定义 , 其实更能看出“差异化分配”的荒谬之处 。
公共资源这个词原本来自经济学理论 , 《现代经济词典》中对公共资源的定义是“属于人类社会共有、公用的自然与社会资源” 。
这些资源并不为个人或企业组织所有 , 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有权利自由利用这些资源 。
这也就意味着 , 去抨击遭遇困难的社会成员不配使用公共资源 , 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公共资源原本的意义 。
03
“值不值得救” ,
不该成为争论的焦点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 公共资源虽然能为所有社会成员平等使用 , 它的总量却始终是有限的 。
这意味着 , 一部分人对公共资源的占据 , 的确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使用 。
明白这一点后 , 也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在各种新闻事件中 , 下意识地去评判当事人 “是否有资格占用公共资源”了 。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本文插图

的确 , 这些年发生过的动用公共资源的事件中 , 出现过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14年兰州一名男子扬言要跳楼 , 救援队赶到现场后 , 对方却提出了让民警帮忙联系网恋女友的请求;
18年温州乐清11岁男孩失联 , 几百位民警、志愿者地毯式搜索了近一周 , 最后发现是男孩母亲自导自演 。
不少网友认为 , “公共资源的使用门槛过低 , 就会导致此类事件无法禁绝” 。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本文插图

有网友“建议”失联的青海女孩轻生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甚至有人觉得 , 在这样的事件中耗费资源 , 只会透支整个社会对求助者的信任 。
这背后 , 自然是出于担心优质资源被“琐事”抢占的危机感 。
但对于合理使用公共资源——正如上文所说——本就很难直接设定完美的边界 。
各种“狼来了”事件 , 的确是为大众做出了恶劣的示范 , 但兰州跳楼男子和乐清“失踪”男孩母亲 , 也因此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
资源|拯救人命面前,别总说是浪费公共资源
本文插图

温州男孩之后 , 去年河南周口又发生了一起自导自演的“男婴丢失”案件
因此 , 实在不必因噎废食 。
至于许多网友担心“纳税人的钱被浪费了”的问题 , 且不说被救助者本身也是纳税人中的一员 。
就算是从“税收”本身的功能来看 , 它和调节公共资源配置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
即使是单纯出于对本国公民的保护 , 政府动用公共财政进行救援与帮助 , 同样也是有必要的 。
哪怕是因为当事人自身的过错导致了险情 , 事件发生后 , 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这些事件当事人的谴责与惩罚 。


推荐阅读